寒庐煮酒 作品

第119章 一束光

  张璁虽有疑惑,但也立刻从腰间摘下钱袋,从钱袋中取出一枚铜钱递了过去。

  富家公子此刻已经回过神来,看向张璁的眼神中隐约还带着几分畏惧。

  可又观察到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楚言身上,心中不由冷哼,“故弄玄虚,自作聪明!”

  心中虽是如此想,他还是悄悄地往楚言的方向瞟了几眼。

  国子监的学生,大都穿的是生员服。

  头戴软巾,腰系垂带,身着襕衫。

  大明开国之初,太祖移风易俗,全面恢复汉唐服饰。

  他从面料样式,尺寸,颜色四个方面,确定了一套森严的服饰等级制度。

  不同等级的人只能使用本等级的服饰,如果稍加逾越,就会严惩不贷。

  绫罗、锦绣这样的高级面料,更是只有王公贵族和职官才能使用。

  此时大明已到中期,一些规矩也渐渐松弛甚至无人理会,不然单凭富家公子身上的这一套绫罗,最少也要挨上二十棍。

  楚言虽然穿着一身襕衫,风姿却不减分毫。

  他接过铜币便将其放到左手,微微抬头望向上方的屋顶,似乎是在估计着什么。

  片刻工夫,只见他屈指一弹。

  “啪”

  铜币与瓦片碰撞的声响在学堂内回荡。

  众人还在吃惊之中,他又将手向左前方一伸,等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将铜币还给了张璁。

  “先生,物归原主。”

  张璁猛地从座位上起身,下意识地接过铜币,目光却一动不动,看着那斜斜射进来的光柱。

  那光,热烈而又温暖。

  “先生,我用一束光,可否装满这学堂?”楚言笑着将手一挥。

  张璁不禁抚须而笑,激动、欣慰,期许,种种心情在心间交杂,最终化成一句慨叹。

  “明光一束,朗照大千!”

  “装得满!”他的嘴咧得很大,发自内心地大笑。

  有句话他没有说完,此刻只是在心中默默念叨。

  “明光一束,朗照大千,自此星夜皆明!”

  张璁笑声还未褪去,一阵噼里啪啦的掌声随即响彻学堂。

  学生们由衷地感到佩服,买柴买草这样的点子他们想不出来,但自认为只是没想到。

  如果给他们时间回去调查调查,或者做好准备,想要答得完全倒也不难。

  可是,“借光”就难了!

  打破思维的惯性,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从0到1的突破,看似寻常却最为困难,但也只有这样的突破,才能推动历史和世界向前发展。

  张璁看着依旧面容淡淡的楚言,脑海中下意识地浮现了朱厚熜的身影。

  “诸君,楚言这一枚铜钱砸得好啊!”

  张璁指着屋顶射下的光柱,沉声道:“题目中所问用三百文钱买何物,装满一间大屋,而楚言所答用光!”

  他喟叹道:“世人皆知草木竹石为物,光岂非物乎?”

  他眼含深意地看向众人,随即向前跨了一步朝着楚言的方向一躬。

  楚言有些诧异,赶忙上前想要将他扶住。

  “这一揖,你当得!”张璁的语气无比坚决,后者闻言也只能作罢。

  学堂众人皆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堂堂的礼部尚书,竟然会对一个学子行礼。

  他们虽然钦佩楚言异想天开的思路,但更震惊张璁的举动。

  十多年来的理学熏陶,名教灌输,尊卑有序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

  张璁肃声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孔圣尚且言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更何况我张璁。”

  他将声音一下子提高,向众人问道:“楚言所为,可算解了此题?”

  “算!”众人异口同声且干脆果断。

  “那更改孔圣名号,是否也是礼法所需?”

  “嗯”

  众人低头陷入沉思,但之前根深蒂固的想法,此刻却隐隐约约有了一些动摇。

  给孔圣封号的本意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宣扬孔子大义,不就是为了维护礼法正统!

  而此刻他们细细想来,将孔子改称为至圣先师,是否动摇了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