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庐煮酒 作品

第103章 清吏考(第2页)

  朱厚熜目光悠长,“再等等,再等朕一年”

  法令的更改牵扯太多,任何一条处理不善,都会成为千里之堤上的那一道裂缝。

  但很快,朱厚熜就收回思绪。

  他含笑看向杨一清,提议道:“那就教你们编好的法令解释,以及相关的案件范围,按次序刊登在《邸报》上。”

  “好!”杨一清赶忙拱手一礼,生怕朱厚熜收回成命。

  他之前就在苦恼,该怎样快速将这些编撰好的解释发往全国。

  毕竟,每多等一刻就有无辜的人,因此遭受不白的冤屈。

  可,可大理寺没钱!

  即使他抠抠搜搜攒了大半月,也才够刊登十天的费用。

  而皇帝承诺的提俸,就像挂在驴车前的苹果,香甜诱人却吃不到。

  “哈哈哈”朱厚熜会心一笑。

  即使以杨一清的城府,此刻想来也不免多出一份窘迫。

  但一想到皇帝的一句话,就换来了几千两银子,他的胸膛又不免向前挺了几分。

  二人谈话间,麦福缓步走来。

  “陛下,王尚书到了。”

  杨一清见状正要告退,却被朱厚熜招手留下。

  王阳明步入乾清宫,先是向朱厚熜拱手一礼,退到一旁才向杨一清点头示意。

  杨一清看着王阳明却颇为感慨,他和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好友。

  如今却和好友的儿子同殿为臣,后者更是深得皇帝信任。

  他定睛瞧了瞧,王阳明脸颊消瘦,仿佛陡峭的山峦一般。

  头上戴着蝉翼冠,腰间佩玉带,一身大红官服,恍惚间,他似乎从王阳明的身上看到了王华的影子。

  “陛下,官吏考核已经准备完毕,相关的章程也都报给了内阁,拟定在明后两日进行。”

  “此次考核,六部诸司、五军都督府、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

  “诸多部门除三品以上大员,均需参加考核。”

  王阳明沉声道。

  杨一清好奇地看了一眼王阳明,他是知道朝廷要进行考核的安排。

  但以为就如往常一般,清风拂面,寒潭点水,不痛不痒的来上几回。

  “好,那卷子拟好了吗?”

  “一百八十六套试卷都已准备妥当,相应的副卷也已经印好。”

  杨一清在心中啧啧几声,不免对考生们有些同情。

  回想起几套官员外放的卷子,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

  白发浓密,发量惊人,还好。

  那卷子做起来,头秃!

  “此次考试需慎重对待,三轮考核不合格者。”

  朱厚熜冷声道:“裁退!”

  杨一清先是心中一惊,辞退官员?

  但很快心态就平静了下来。

  在官位上能多年不倒的,谁手上没两把刷子?

  即使达不到上品之选,也不至于被清退的地步。

  他的眼睛微微一眯,当然如果实在本领不行,那就把位置空出来。

  “陛下,这是几套样卷。”

  朱厚熜接过书,端详了一会,不久脸上便露出笑意。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大股的阳光倾洒。

  “依朕看考核的时候,可以多加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