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九九六章 “闪电级”鱼雷快艇(第2页)

  这一次克虏伯炮厂的工程师也跟着过来了。这些人都觉得华族的铸炮技术非常先进。

  演习的过程看似激动人心,却没有什么好描写的,简直就是一边倒。

  “奥托,只要给我三艘巡航舰,六艘炮艇,我一定能够击败丹麦海军。封锁波罗的海的严岸。”阿达尔伯特亲王豪迈地对俾斯麦说道。

  “如您所愿,我的亲王殿下,只要您能够说服陛下,我会跟华族交涉,说不定我们可以直接将这样一支舰队带回去。”俾斯麦说道。

  他其实已经在私下里跟华族的人交流过了,他们确实有意售卖一些二手次新战舰。

  这种小型全蒸汽动力战舰确实非常适合在波罗的海的近海战斗。

  就连俾斯麦这样一个外行都能够看的出来。

  丹麦人的战舰数量非常多,但是全都是老式风帆战舰。

  通过刚才的演习已经可以看出出来,老式风帆战舰根本无法与这种高速纯蒸汽动力战舰战斗。

  因为双方的速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纯蒸汽战舰的作战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不再依赖于侧舷的火力。而是沿着甲板的中线布置主炮。

  采用了可以旋转的炮塔之后,这种战舰作战更加的灵活。

  “你尽管去跟华族的人谈,钱的问题我来解决,国王要是不给的话,我就将自己的土地给卖掉。”阿达尔伯特亲王对于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已经有了执念。

  现在的普鲁士还是威廉四世执政,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开制宪会议,并拒绝接受德意志邦联议会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称号。

  但1848年欧洲革命结束后,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归专制统治。

  这位威廉四世一开始执政的这些年表现得非常不错,他的弟弟威廉亲王也有很高的政治才能。

  但是这两年威廉四世**之后,精神状况越来越差。喜怒不定,经常会做出一些偏激的决定。

  这是俾斯麦所担心的。比如说威廉四世就对其他族群有很大的偏见。

  哪怕是现在普鲁士与华族交好。威廉四世都没有亲自接见过华族的人。

  俾斯麦甚至跟威廉亲王说过自己的担忧,这位雷厉风行的亲王也没有办法。

  好在他们这些人在普鲁士还有很强的话语权。

  董良没有时间陪着使团,有限的空余时间,他宁愿去研究所。

  下关码头的边上有一座海军的研究基地。

  这里有自己的专用码头,周围有长江水师的巡逻艇,可谓是戒备森严。

  江心洲在这里将长江分成了两段。南北走向的江面上,东面一侧禁止商船通行。

  此时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实验。

  董良坐在岸边的一座高台上,手中拿着望远镜。

  江面上是两艘炮艇,两艘炮艇都采用了钢铁结构,涂成了蓝色。

  最特别的是,这两艘炮艇的船舷都比较低,上层甲板上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看吨位的话,也就两三百吨。

  董良的手中就有这种炮艇的详细资料。

  “闪电级”鱼类快艇,排水量250吨,采用两台大型柴油发动机,动力一千五百马力,最高航速32节,续航一千海里,自给能力五昼夜。装备一门三十毫米速射炮,四具380毫米鱼雷发射管。鱼雷发射管装在两侧前方,各有两具。

  “元首,这次发射试验要是成功了,我们马上就做海上试验。”说话的是鱼雷项目的负责人杜小周。

  一些重点的武器研究项目董良都会亲自跟进。

  因为这些研发项目本身就是他根据自己的记忆提出来的。

  英国人一口气已经建造了四艘万吨铁甲舰,这让华族海军非常震动。

  战舰的吨位更大意味着可以搭载更加强大的武器。

  哪怕是华族的巡洋舰更加的灵活,也不一定可以对付得了人家。

  然而董良又不想将有限的资源全都投入到战舰的建造上。华族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开通西北铁路。

  正常来说,这么长一条铁路没个十年八年很难完工通车。

  现在华族要用两年时间让其通车,这便需要集中大量的资源,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

  现在华族自产的钢铁基本上都用来铸造铁轨,这样都还不够用呢。

  而建造大型战舰本来就是比较费钢铁的。

  “杜工,高速鱼雷艇在未来可能会是一个特殊而独立的兵种,并且将会长期存在。你们一定要反复论证,寻找出问题。”

  董良对科研人员的要求一向很严。科学讲究的是实践数据。绝对不能想当然。任何一项发明要想定型都要经过反复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