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八〇章 廉与能

  道理总是越辩越清楚的。

  不过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总是爱钻牛角尖。他们将自己的尊严看得比生命都要重要。

  “喂,大个子,你一口一个实践,你去过大西北吗?你跟沙俄人打过交道吗?”胖子语气中带着浓浓的讽刺意味说道。

  大个子一时间哑口无言,茶馆中的气氛都随之变得压抑。

  就在这个时候,茶馆的小二拿着今天新上市的报纸跑了进来。

  “华族日报的号外:元首号召知识青年到偏远地方去,为华族文明的传播贡献力量。”小二走进来大声说道。

  很多人抛出铜子儿跟小二买一份号外,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

  董良的这篇署名文章一如既往地通俗易懂,通篇都是大白话,只有少数地方引经据典。

  他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广大的边疆地区,不是什么蛮荒之地,而是华族留给子孙后代的备用生存之地。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华族一直保持稳定,那么再过三十年,华族的人口就能够翻一倍,达到十亿人口,后面增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直到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口增加的速度就会自然减慢。

  华族的人口可能会增加到二三十亿,甚至更多。这就要看华人的生存空间有多少。

  人口的多少与一个民族所掌握的资源以及民众的综合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关系。

  他继续阐述道,当华族的人口和生存空间都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华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颗星球的发展方向。

  每一个民族都是自私的,他们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而人类这个物种又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性动物是有群体意识的。

  因此华族民众要想在未来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要掌握这颗星球的话语权。

  最后他又说了一个新的观点,那就是整个地球上的气候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蛮荒之地,未来可能会因为气候的变化,变得适合人类生存。

  另外,蛮荒之地并非真的蛮荒,那里的地底下可能会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就比如,荒凉的阿拉斯加地区,竟然蕴含着丰富的金矿。

  这是一条在整个华族都传开的消息,很多人都已经做好准备,等到来年开春去阿拉斯加淘金。

  还有消息说远东也有金矿,越是寒冷的北境,金矿越多,当然了这是小道消息。九九小说

  但是听起来有鼻子有眼,似乎很有道理。

  ……m.

  董良在号外上的这篇文章就像是一篇议论文,阐述的论点是华族为什么要拓展自己的边疆之地。

  传统的士大夫都觉得盲目地开疆拓土是劳民伤财之举,董良的这篇文章正是驳斥了他们的这种观点。

  因为董良从华族历史上注重传承的角度,阐述了占领更多的疆土是为了子孙后代考虑。

  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一个民族比华族更加注重子孙传承。

  也没有哪一个民族的父母比华族的父母对孩子更有奉献精神。

  福州政法大学堂的大个子将手中的报纸按在地上说道:“喂,胖子,你说的没错,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我现在就去报名到西北参军,还能够保留学籍,你可敢跟我一起?”

  胖子刚刚看完董良的文章,心中的那种愤青之气也被激发出来了。

  “好啊,谁不去谁是孙子。”胖子也将报纸按在了桌子上。

  穿着白大褂的医学生也跟着说道:“算我一个。”

  陆陆续续还有一些人附和,但并非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到军中去历练。

  大部分人还是想要正常毕业,然后到吏部报名,由官府分配一个稳定的工作。

  又或者是自己找一份喜欢的,而且薪水还可以的工作。

  ……

  连续开了好几天的会,让董良疲惫不堪。

  年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制定明年的预算。

  一个成熟的政府,做事情就要按照计划来,不能像封建王朝那样拍脑袋,想一出是一出。

  因此,每年的年底华族都会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总结工作、制定计划。

  做预算实际上就是立项,官员的公司,社会公益事业,这些钱都是固定的,基本不需要讨论,但是那些重大工程却要好好论证。

  华族的钱无论是税收还是官属企业赚来的利润,终究还是从华族百姓身上薅来的。一分一文都是华族的民脂民膏。

  董良此时正在书房中跟董瑾聊天。

  这个本家叔叔一直负责吏部的工作。

  吏部有两大块工作最重要,一个是官员的选拔任命,另外一个就是考核监督。

  其中考核监督还包括对官员的贪腐查处。

  吏部的廉政司衙门负责查处贪腐,查到证据之后移交给法部裁判所审判。

  而董瑾今天跟董良谈的正是贪腐的问题。

  “元首,过去一年,我们吏部自己查处的和各地官府自查的官员贪腐案件一共有一千三百多起,处理的官员有两千多人。不过我觉得明年可能会更多。唉……真的很难想象,即使我们在官员培训中再三叮嘱,这些人一旦当官之后还是把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