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七三章 新望江楼(第2页)

  虽然进入了冬季,福州的天气却谈不上冷,只能算是**。

  这样的天气反倒是比夏日里舒服一些。

  港口上的商船非常多,现在海上的风浪小,是贸易的旺季。

  不过福州港的商船都是华族自己的商船,这里并不对外开放。

  洋人的船只能到厦门港贸易。

  从福州到厦门这段距离就要由华族的商船负责。

  福州港口也停靠着一些大船,三四千吨的商船比比皆是。

  这些船有的是跑南洋航线,运送木材、矿产和稻米等物产。

  木材会送到船厂区的木材加工厂,或是加工成船用板材,或是加工成修建铁路用的枕木,或是加工成居民需要的各种家具。

  经过初选过的矿石则会直接送进冶炼工厂。

  马尾船厂区的工业门类是华族目前最为齐全的,十几万工人在船厂区上班,他们就像是工蚁一般,修建起华族的工业大厦。.org

  这样集中的工业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建造一艘船需要钢铁、木材、纺织各个行业,船厂区可以自行生产钢铁,生产船用板材、家具,生产帆索,这样就节省了运输的过程。

  城南新城的样子比董良离开的时候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竟然建起一栋八层的楼房。

  这样的楼房以前的人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现在华族的钢筋混凝土工艺已经日渐成熟。水泥的产量爆发式地增长,几乎每一座县城都建起了自己的水泥厂。

  华族的官方更是开办了几十座大型的官方水泥厂。

  “那栋楼是谁家的?”董良指着港口的位置问道。

  此时船还没有靠岸,董良跟一众随员站在甲板上。

  从进入闽江口开始,董良就时常站在甲板上。

  “这是莫氏建造的新望江楼,底下的两层是餐饮,上面是住宿和各种娱乐设施。这是咱们福州城的新地标。”一名随员赶紧上前解释道。

  莫氏自然是指莫卫江,原福州城望江楼的东主,福州城的首富。

  这位莫东主做生意非常有头脑,又搭上了华族的大船,手中的资产规模翻了好几倍。

  他还是闽华公司的大股东之一,华族成立闽华公司的时候他出了几百万两白银。

  现在闽华公司的股票上市,他投资的份额直接就价值千万。

  上千万资产的大商人,整个华族掰着手指都能够数的过来。

  董良突然想起莫家似乎还有一个纨绔儿子,上次因为那个莫大少,这位莫掌柜可是出了不少的血。

  白色的“复兴号”终于停靠在港口。

  董良出现的那一刻。

  欢迎的人群欢呼起来,乐队奏响了庆祝凯旋的乐曲。董良身穿一身戎装走下了船台。

  周腾虎带队在码头上迎接董良,内阁各部的总长几乎全都来了。

  只有在南美访问的商部总长赵顺以及在北平城坐镇的户部总长刘峰良没到。

  眼前是一片热闹的场景,远处是福州城南崭新繁华的新城。

  董良差点就要迷失了。

  心中一阵叮铃的声音响起,就像是一声警铃。

  董良,你不要忘记外面还是群狼环伺,华族远远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

  你现在有能力击败欧洲人的联军吗?

  心中另外一个董良在不断地提醒着他。

  “元首,您可终于回来了。”

  周腾虎的话打断了董良的思绪。

  “弢甫,这半年来辛苦你了。”董良紧紧地握住了周腾虎的手。

  他能够看出,周腾虎的脸色比以前更差了,眼角的鱼尾纹和额头的抬头纹更加的密集。

  “不,元首。真正辛苦的是您和前线的将士,重铸乾坤,定鼎中原,降伏北境,西驱虎狼,此乃不世之功业。”

  “呵呵,弢甫你也会奉承人了。走吧,不要让大家站在外面吹风了。”

  董良指的是站在码头上那些欢迎他归来的百姓。

  内阁并没有大操大办,可是码头上那一个个方阵加在一起也有数百人了。

  董良回到了福州,意味着华族这一年的工作即将走向尾声。

  在画上句号之前,很多人依然在做着自己的努力。

  船厂区有一个防备森严的区域,这里由一个个高墙大院组成,在这些大墙中有厂房一样的建筑,有三四层的小楼,甚至还有专门的生活区。

  这里便是科学研究院下属的各个研究所。

  科学研究院原本隶属于工部,后来随着华族收罗的人才越来越多,研究院的规模日益壮大。

  于是董良将其从工部摘了出来,单独成立一个机构,在级别上与各部平齐。

  在一个靠近湖边的研究所中,一群研究员正在拆解一个梭鱼形状的铁疙瘩。

  这东西有三四米长,看起来像是梭鱼,但是头部涂成了红色,又像是一枚巨大的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