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七九一章 希望

  “呜……”随着一声悠扬的汽笛声,隶属于交通部海上运输队的蒸汽运输船“墨鱼号”缓缓地停靠在庙街的码头上。

  码头外面是波光粼粼的江面,原本万里冰封的场景不见了。

  融化的雪水在山林中形成了无数的小溪。

  这些小溪又汇聚成大河,然后汇入混同江中。

  黑龙江与松花江以及乌苏里江汇聚之后的下游区域,江面宽阔,水量充沛,满勤制定的地图上通常称之为“混同江”。

  沈瑜是第二次来这里,上一次还是去年秋天,他赶在封冻之前为远东支队运送了最后一批物资。

  原本以为,仅仅一个冬天这里应该是没有什么变化,毕竟这里的冬天什么都做不了。

  却不想,庙街的变化非常大。

  原本沙俄人建造的狭窄码头,现在变得宽敞多了。

  不远处的堆场堆放着大量的木材,一些工人操纵着巨大的蒸汽锯木机,正在将圆木锯成需要的形状。

  蒸汽机的“吭哧”声,同锯条与木头摩擦的“滋啦”声交织在一起,远远的听到都感到刺耳。

  在码头的不远处,一处巨大的平地拔高了五六米,蒸汽压路机正在上面卖力地来回移动,将混合着石灰的泥土压实。

  还有一些建筑工人正在打造地基,看样子是要建造新的仓库。

  庙街把持着混同江的出海口,今后将长期作为远东的经济政治中心。

  庙街的码头大部分都是用木头做成。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头。

  巨大的圆木经过表面碳化之后插在江边的泥沙中,连接着木制的栈道。

  船只一靠岸就有一群穿着短衫的朝鲜劳工等到了栈桥上。

  远东这里有不少的朝鲜劳工,都是从半岛运过来的。

  这些人吃苦耐劳,还能够适应这里的气候。

  华人在这里是主要的战斗人员,扶桑人和当地的达斡尔人是辅助战斗人员,半岛朝鲜人则担任工人角色。

  接下来就没有沈瑜什么事情了。他只要坐在驾驶舱喝点下午茶,等到货物装卸完毕就可以驾船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远东支队的训导主任岳德正却出乎意料地找了过来。

  “沈船长,你好。”岳德正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

  除了身上的军装,他没有多少军人的气质,说话的语气更像是一个文官。

  “岳主任,您有什么吩咐?”

  沈瑜见过岳德正,训导主任有时候还会过问后勤的事情,因此两人有过接触。

  “啊,是这样的,沈船长,我们支队想要征用你的船,将一批民兵送到上游去。”

  沈瑜就知道,人家一个支队领导对自己一个运输船的船长这么客气肯定是有求于他。

  果不其然。

  “这……岳主任,我的船还有任务的,要是去上游,那么后面的事情就要耽误时间。更何况,我们的船大,吃水深,我们对上游的水文情况也不是很了解。”

  沈瑜有自己的上级领导,也有自己的任务。他不可能随便听取军方的命令。

  “沈船长,上游的水文状况已经调查好了,我们几个月前就已经派人到上游调查,黑龙江的通航情况非常好。至于你的任务,这完全不用担心,我们会以支队的名义上报总司,总司会给交通部发函。沈船长,实在是军情十万火急,要不然我也不想麻烦你们。”

  沈瑜见到岳德正的脸上焦急的神色不像是假的,沉默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了他。

  岳德正离开了驾驶舱回到了岸上。

  庙街这里现在除了工地就是军营。

  远东支队的人不多,但是他们附属的民兵不少。

  这些民兵都是跟着骑兵支队过来的。

  骑兵支队与远东支队平级互不隶属,他们的任务也不一样。

  这个时候,骑兵支队应该已经到了上游了,他们是由黑龙江水师护送着直接前往的尼布楚城。

  按照计划,他们将先一步占领尼布楚,然后沿着石勒额河攻打赤塔城,也就是伊尔根斯克。

  沙俄在西历1653年占领赤塔城,在1658年占领尼布楚。

  这些地方,沙俄已经经营了几百年时间。

  没有那么好打。

  两个月之前孙传忠带领着驯突击队突袭占领了伯力城。

  俘虏了一个名叫赵本财的盛京商人。从那人的口中得到了黑龙江城的消息。

  原本驻扎在黑龙江城的黑龙江副都统在一年前就撤退到了松花江流域的齐齐哈尔城。

  因为是咸丰下令让他们避开与沙俄人的冲突。

  这还真是天助护卫军啊。

  孙传忠离开伯力之后并没有去乌苏里江,而是继续沿着黑龙江逆流而上。

  那个时候江冰还没有融化,突击队用攻打伯力的办法,真的拿下了黑龙江城。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开始变暖,从庙街出发的第二支队伍也跟了上来。

  突击队一直来到雅克萨城,在占领雅克萨之后,江冰融化。

  突击队制造了几艘木船顺流而下,将消息送到下游,顺便调查江中的水文情况。

  黑龙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高,水土流失情况很轻,因为航道通常。

  欧宗安那边得到消息的时候是五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