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六章 破晓之战(第2页)
“是啊,队长,你要是担心守不住,咱们将其销毁了然后撤退也行。等到今年冬天,我们再向西渗透,就要容易多了。”秦林似乎看出了孙传忠的顾虑,继续说道。他的语气平和,却又充满了说服力。
这倒也算是一个办法,冬季进攻也是突击队的强项。孙传忠心中想着。
他看了看远处的据点,又看了看身边的队员们,心中已经有了决定。“行,让冈本带着人上,所有火力打开,要是再打不下来,我们就改为包围。”他果断地说道,声音坚定而有力。
冈本是突击队的老人了,统管队伍中的扶桑武士。他身材矮小,却有着一双锐利的眼睛,似乎蕴含着用不完的勇气。刚才冲上去的人已经伤亡殆尽,不过这对突击队的影响不大,因为那些人只是上去试探敌人火力的。
汤鸣雷指挥炮兵将敌人暴露出来的火力点一一敲掉,尤其是那些对步兵的威胁最大的机枪阵地。
他站在炮兵阵地前,手中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敌人的动向。他的指挥如臂使指,炮兵们熟练地操作着迫击炮,每一发炮弹都准确地落在敌人的火力点上。
沙俄军队中现在也开始普遍装备机枪,不过都还是转管机枪。欧洲已经有人在研究自动机枪,然而因为材料的问题,他们在这方面要远远地落后于华族。
沙俄的技术在几个洋人强国中本就落后,自然不能装备这种新式武器。反观华族一边,现在已经装备更加轻便的轻机枪。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华族的军工部门已经开始研制半自动步枪还有专门的冲锋枪。这种技术上的优势,让华族在战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主动。
“给我冲……”冈本竖起自己的武士刀,大声喊道。身边匍匐在地的战士们立刻向前方冲去。他们的眼中燃烧着斗志,脚步坚定而有力。冈本在这些扶桑武士当中有很高的威望,很多人都是他从扶桑带出来的。
他们在突击队赚到的钱是大名那里的数倍,在突击队更是比在华族的拓殖公司做保安队要有面子的多。所以这些人非常珍惜这份荣誉,愿意为了突击队和冈本拼命。
“杀唧唧!”一阵喊杀声震天响,这些武士如同疯狂一般向沙俄人的据点杀去。他们的喊叫声在夜空中回荡,让人毛骨悚然。据点上的沙俄人也在拼尽全力抵抗,在据点边沿的阵地上,一个战士倒下,立马又有一个战士补上去。他们的眼神中透着恐惧,但更多的是坚定,他们不想失去自己的阵地。
但是突击队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华族人打仗就是这样,将全部火力集中在短时间内输出,绝对不留后手。
董良一直认为打仗就像是在做数学题,只要火力输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会量变产生质变,彻底击垮敌人的抵抗意志。这些沙俄人的意志在华族的所有敌人中已经算是最坚定的,但是在华族猛烈的火力攻击下,他们的火力输出还是变弱。
据点的射击口后方,一个年轻的沙俄士兵正在专心致志地射击,他忘记了恐惧,眼中只有枪口上的准星和远处的敌人。他的手指不断地扣动扳机,每一次射击都带着一丝希望。就在他拉动枪栓,准备将子弹上膛之时,一个面容扭曲,凶神恶煞的武士突然从围墙外面跳了进来。
这人手中的武士刀泛着寒光,迎面向他砍下。武士的个子不高,但是砍下的刀力度十足。这一刀几乎将那个沙俄士兵的头给砍成两半。鲜血四溅,喷洒在周围的墙壁和地面上。
这样恐惧的场景,连那些沙俄老兵看了之后都胆寒,新兵直接就被吓得脚软。这种冷兵器的劈砍,在战场上带来的震慑不是子弹可以比拟的。
三名沙俄战士举着刺刀向这个扶桑武士冲来。对方毫不畏惧,手中的武士刀向四周挥砍了一圈。他的动作敏捷而有力,刀光闪烁,让人眼花缭乱。不过武士的后腰还是被一名沙俄士兵刺中。他闷哼一声,身体微微一颤,但却依然在战斗,一个挥砍将这名沙俄战士的手臂给砍断。那名沙俄战士捂着冒血的手臂惨叫着,声音凄厉而绝望。
在这名沙俄战士惨叫的时候,又有两名武士从据点外面跳了进来。他们加入了战斗,手中的武士刀在敌人中间挥舞。一时间,据点内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地面。
见到扶桑武士已经攻破据点,孙传忠的手一挥,早已经准备好的突击队步兵一起向沙俄人的据点压上去。他们如潮水般涌来,势不可挡。步兵们端着枪,一边射击一边前进,将敌人的防线一点点地撕开。
据点内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在拼尽全力。沙俄人虽然抵抗顽强,但在突击队猛烈的攻击下,逐渐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防线被不断突破,士兵们的伤亡越来越大。而突击队则士气高昂,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拿下这个据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据点内的沙俄人越来越少,他们的抵抗也越来越微弱。最终,在突击队的猛烈攻击下,沙俄人放弃了抵抗。
据点内响起了一片欢呼声,突击队成功地占领了这个据点。孙传忠走进据点,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心中感慨万干。这场战斗虽然胜利了,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看着身边的队员们,心中充满了骄傲和感激。他们都是好样的,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太阳仿佛是在天际线上打了一个水漂,没过多久便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斯米尔据点上,给这片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士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孙传忠站在据点的高处,望着远方,心中已经开始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这次胜利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有更远大的目标要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