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二章 新域谋治(第2页)
这句话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深深的考校之意。华族在扶桑的治理模式,是通过直辖区的影响力去制衡周边的藩国,在藩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中不断壮大直辖区的实力,削弱藩国的势力。
尤其是对于那些较大的藩国,华族一直采取打压为主的策略。而李少荃在扶桑的治理手段尤为高明,他做得极为含蓄,让那些扶桑的藩国不仅没有察觉到华族的意图,反而一个个眼巴巴地前来讨好,寻求庇护。
郭嵩焘闻言,陷入了沉思。他微微皱起眉头,脑海中迅速回忆起自己在次大陆这一年多的所见所闻。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说道:“如果移民跟不上的话,属下不建议扩大直辖区。次大陆的土地大部分都有人居住,而且百分之九十的地方基础设施都非常薄弱。要想实现直辖统治是非常困难的,即使能够做到,那么这样的统治成本也太高。”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他深知,次大陆与扶桑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简单地照搬在扶桑的经验。这里的情况更加复杂,人口众多,民族和宗教问题交织,基础设施的落后更是制约了直接统治的可行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属下在这里一年多时间,接触了许多人。这里与华族从前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农村宗族势力比较强。这里的每一个村子或者是部落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完全没有什么国家和民族意识。对于这样的族群,属下以为只要以宽松的羁縻政策进行管理就行,拉拢那些村子或者部落的大族,一定程度上保障他们的特权。对于现有那些势力,我们还要限制他们权力的集中,就以保障民权为理由便可以。维持他们现有的生活模式,对于我们华族控制次大陆反而是最为有利的。”
他的声音坚定而自信,仿佛在向董良阐述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完美计划。
在他看来,次大陆的农村宗族势力虽然强大,但也正是这种分散的势力结构,为华族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治理思路。
通过宽松的羁縻政策,既可以减少当地民众的抵触情绪,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对各个地区的控制。同时,以保障民权为借口限制地方势力的集中,既能赢得当地民众的好感,又能维护华族的统治利益。
董良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郭嵩焘所说的这番话,甚合他的心意。
他深知,治理次大陆需要的不仅仅是强硬的手段,更需要灵活的策略和长远的眼光。
郭嵩焘的建议,既考虑到了次大陆的实际情况,又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社会结构,为华族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筠仙,你先放手去做,华族十几万大军就是你的后盾。接下来我们与英国人之间的战斗将转移到海洋和外交上,他们也可能会使些坏,想要扰乱我们在次大陆的统治,你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这里尽快稳定下来,让此地百姓的生活步入正轨,也好叫那些洋人死心。”
董良的声音中充满了信任和鼓励,他仿佛已经将次大陆的未来完全托付给了郭嵩焘。在他看来,郭嵩焘既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又有沉稳的行事风格,是治理次大陆的不二人选。
“至于我们的直辖控制区,我会尽量协调一些移民过来,你来安排好这些移民的生活。只有迁移过来的移民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才会有更多的移民来到这里。”董良继续说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望。
移民对于华族在次大陆的统治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增加华族人口在当地的比例,才能真正巩固华族的统治基础。而妥善安置移民,则是吸引更多人前来的关键。
董良的这番交代,已经算是默认了郭嵩焘次大陆总督的身份。
郭嵩焘心中除了欣喜之外,也多了几分沉重的担忧。次大陆如此庞大的一片摊子,其复杂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真的能够治理得过来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然而,他也清楚,这是元首对他的信任,也是他展现自己能力的绝佳机会。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他都必须勇往直前,肩负起治理次大陆的重任,为华族在这片土地上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