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壕无人性的客人(第2页)
“要自己能在其中发现个什么宝贝!”
光是想想,杨振就忍不住的有点想要化身为傍大车的去追上一追的冲动。
不过最终他还是没这么干。
不仅仅是他因为知道自己在文物鉴赏方面的水平连二把刀都不如的关系。
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知道即便自己有能力在拉大车的队伍中发现宝贝,那概率也是极低,而且还不可持续。
但国营文物商店就不一样了……
个个保真不说。
货源还稳定。
卖完了自然有人上新!
只要火候把握的好,那差价就能源源不断的赚!
想着这些,杨振是嘴角忍不住的上翘。
本来就给他蹬的风驰电掣的自行车的速度也因此而又提升了一大截。
东华路某国营文物商店。
到了开张时间,几名售货员清扫完毕,便开门准备开始一天的营业。
虽说古玩一行有句俗话,叫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但因为国营文物商店一来绝对保真,二来明码实价,童叟无欺的缘故。
因而按说不至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但事实却是即便如此,时下国营文物商店依旧门可罗雀,往往一天到晚都看不到几个人进店。
如此的原因当然不是文物商店绝对保真,且明码实价这种销售方式不好。
主要的原因还是和定位有关系。
和几十年后市面上一万件东西里都未必能找出一件真东西。
想要找一件不但真而且还勉强算的上是精品,怕是从几百万都未必能挑出一件来不同。
时下市面上到处都是真东西。
不但真东西多,精品也多。
要不然杨振也不至于随便逛了下前海黑市,就能看到好几件官窑。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脑袋有包。
国人肯定不会逛文物商店。
毕竟文物商店里的官窑那价格,起码都是黑市的好几倍。
所以这文物商店虽说没明码标价的写明只以外宾为对象,但事实却也差不了多少。
虽说年头已经和美利尖建交。
但到底还没宣布开放,各项开放政策也还没落实。
因而除了使馆随从以及一些得到消息较早或者被邀请的商务团队之外,能进入国内的外国人的数量那是少的可怜。
在这种情况下开一家实质上专门针对外宾的商店,那真是想不门可罗雀都难。
也是因此,在开门之后。
几名国营文物商店的售货员那是一个意兴阑珊,以为又得等半天都见不着人。
但让她们没想到的是,今儿这门才开了不久,就有一年轻人走了进来。
这年轻人自然是杨振无疑。
看到进门的居然是国人,几名售货员情不自禁的就皱起了眉头。
毕竟开张这么久,她们可还没见着过一个国人在她们这文物商店里买过东西。
知道内情的杨振直接无视了几名售货员有些不耐烦的脸色,直接开口道:“你们这文物商店现在应该还没规定说只能用外币才能购买吧?”
虽然记得国家成立文物商店的目的是为了赚外汇增加外汇储量,解决外汇不足的问题。
但一开始却并没有规定只能外币才能购买。
直到后来市场放开,市面上的精品古董不但价格越来越贵,数量还急剧减少。
国内玩古玩的人开始大量往文物商店跑。
上头发现卖了半天结果收到的全是国币,简直卖了瘠薄。
最后出台文件,规定了文物商店的上品只能用外币购买这事。
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的这规定,杨振却记不太清楚。
也是因此,眼见几名售货员摇头,杨振心里那是长松口气。
这些担心,几名售货员自然是不知道的。
只是眼见杨振一进门就问有没有规定商店里的文物只能用外币购买,压根没有要挑东西的意思。
几名售货员便全都是情不自禁的脸色一沉,闷声道:“小同志你这干什么呢?要不买东西的话就请你出去——毕竟我们这儿可经常有外宾出入,不是你们这些没事干到处闲晃的人该来的地方!”
“难怪人家都说这年头但凡是经常服务外宾的娘们!”
“就没有几个是不崇洋媚外,是不狗眼看人低的呢!”
“今日一见,可还真是名不虚传啊!”
眼见几名售货员的脸色,杨振是忍不住的吐槽。
不过考虑到往后自己这买卖,说不准就还有需要这些服务员帮忙的地方。
因而杨振也就没有半点发脾气的意思,只是将肩膀上的书包随意往柜台上一放。
“刚刚才擦过的玻璃!”
“你这破包能不能别到处乱放啊?”
眼见此幕,几名售货员原本就不怎么好看的脸色顿时加倍难看。
一边嘟囔数落一边就要将书包都开拿抹布重新擦拭。
然后几名售货员的眼珠子直接就凸了出来。
因为她们发现那书包虽旧。
但包里放的东西,却全都是成捆成捆的大团结!
“这么多的大团结!”
“虽说我们在这文物商店干,因为服务的是外宾,所以工资比一般的要高!”
“但那一个月也不过就是四五十块钱!”
“他这书包里装的少说也有几千!”
“那可是我们不吃不喝十来年才能挣到的钱啊!”
想着这些,几名售货员瞬间变脸,满脸堆笑的问杨振是不是想要什么东西,要不要她们给帮忙介绍。
“来你们这里,当然是要买文物了!”
说完这话,杨振也不等几名售货员介绍,直接就大刺刺的表示自己虽然要卖古董。
但一般的古董自己可不要。
只要官窑。
而且最好还得是明宋以前的。
“明宋的我们虽然有!”
“不过都不是官窑!”
几名服务员赔笑道:“我们这儿的官窑虽然有,但都是清朝的……”
“清朝的啊?”
耳听没有明宋之内的官窑,只有清朝的。
杨振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过却也没忘了表示要清朝康雍乾的官窑的话那还勉强凑合。
要道光嘉庆之类的,那自己可不要。
听到这话,几个售货员那更是两眼冒星星。
全都笑的两眼眯成了一条缝,竭力讨好的同时问杨振喜欢什么样的器形,她们也好针对性的拿出来给杨振过目。
“也不管什么器形了吧!”
“只要是康雍乾的官窑,你们给我全都拿出来!”
“只要价格合适,我全都要了!”杨振道。
那壕无人性的模样,直震的几名售货员那叫一个两股颤颤,看着都跟骨头都酥了似的。
其中两个一看应该就还没嫁人的售货员更是各种争奇斗艳,不住打听杨振在哪个单位上班,有没有处对象之类。
虽说但凡能在国营文物商店这种服务外宾的地方上班,那必然是经过了千挑万选。
不但文化还是气质,便是容貌身段那都有极高要求。
只可惜过来的时候才见识了何问莲的Q弹软糯,此刻几人在杨振的眼里便全都变成了庸脂俗粉。
索然无味。
因而面对两个售货员的各种暗送秋波,杨振是不为所动,只是催着赶紧把东西拿过来,自己还有急事。
无奈之下,几个售货员也只能放弃了争取机会攀高枝的想法,将杨振所要的官窑瓷拿过来。
此文物商店你符合杨振要求的官窑瓷只有两件。
一件是康熙五彩大盘,一件是乾隆时期的粉彩笔筒。
因为不懂,杨振也没怎么细看。
只是瞅了瞅品相没有什么磕碰之后,便直接问多少钱。
“五彩大盘四百!”
“粉彩笔筒三百八!”售货员道。
“这么贵?”
“能不能给便宜点?”
想到在前海黑市嘉庆朝的一对瓷器都才两百来块。
听到这价格的杨振下意识的就要讲价。
只是话没出口,杨振便想起国营商店明码标价的规矩。
再看看几名售货员那满眼崇拜的小星星,就差没喊一声小帅哥你太壕了,人家好爱你的模样……
讲价之言,杨振有哪儿还说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