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讨论(第2页)

  李母顿时欣慰,“还是二郎懂事。”

  李家原本还愁着做多少个菜,如今明珠走了,他们把炒好的三菜一汤端上饭桌。

  “本来要准备八个菜的,乡君有事走了,剩下的菜留着今晚吃。”李母对李秀才道。

  李秀才点点头,欲要开口时,门外传来小翠儿高兴的声音。

  “爷爷爷爷,仙女姐姐给了我这个!”

  小翠儿迈着小短腿,扬着手中的荷包高兴的冲了进来。

  “爷爷,你快看看是什么?”

  李秀才一看,是个没有任何标记的荷包,里面装了一块碎银子。

  大家看到银子,愣了一下。

  “小翠儿,仙女姐姐可有对你说什么?”李母急急问道。

  小翠儿歪着头,好一会儿才说,“仙女姐姐说给我买糖的。”

  李家父子对视了一眼,“乡君仁善,定是不好让我们破费。”

  吃饭的时候,李秀才把明珠资助李童生考秀才的事说了出来,大家皆是一阵高兴,可问题来了。

  “大伯在家温书,田里的菜怎么办?”三媳妇皱眉道。

  “少了老大,人手确实太够,可机会难得,若是错过了,老大便只能永远是童生了。”

  李秀才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若是老大再进一步,我们李家便是一门双秀才,可再免二十亩田税不说,与沈家也有了交集。

  日后想借书或者是请教学问,我们也不至于求门无路。”

  李秀才在教书一道没建树,但人情世故还是懂的。

  “老大,机会难得,三日后你便拿信去锦绣村,至于菜田的活,只能多辛苦老二老三了。”

  不等两个儿子出声,长孙李建业率先开口了,“爷爷,下了学我和二弟也去帮忙。”

  “这怎么行?”二媳妇立即反对,“你们是读书郎,怎能干农活。”

  李建树直接翻了个白眼,“人家沈长枫下学了还要挖猪草呢,还不是照样考秀才?”

  二媳妇被亲儿子堵的哑口无言。

  …

  出了上坡村,明珠策马的速度慢了下来。

  “乡君急着回去,可是少主有事交代?”路女官策马上前问道。

  “不是!”

  “那乡君为何……”

  “我承诺资助李童生之事,已让他和李秀才不平静,若是留下来吃饭,他们只会不自在,不如趁机离开,留给他们空间。”

  原来如此!

  接着,路女官又问道,“乡君觉得,李童生会答应吗?”

  “会的。”明珠语气笃定,“李大成还年轻,考了三次不中,或许会灰心,可他已过了府试,只要院试一过便是秀才。

  当初放弃,是不想拖累家小。

  如今有机会,他定会放手一博的,毕竟,寒窗苦读十年,没人能甘心一辈子做个童生。”

  何况,童生身份尴尬,虽是读书人,却连自称学生都不够资格,亦穿不了儒衫。

  路女官点点头,“奴婢观那李童生也不像轻易放弃之人,只是身在农家,有自己的不得已吧。”

  李家的不得已,便是没足够的银子。

  “我也是见到人了,才临时决定资助他的。”明珠道,“李童生的基础还算扎实,但知识面不够广,只要加强知识面,考秀才不是问题。”

  想到李家的条件,路女官叹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若乡君没去上坡村,李童生怕是要在童生蹉跎一辈子。”

  “这个难说!”明珠拉着马绳,“人的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许多年后,李童生自己想不通,又去参加院试了也说不定。

  我只是拉他一把,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通过院试,还得看他个人努力和运气。”

  “奴婢相信乡君的眼光。”

  “成不成,看明年,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明珠说着,策马加速。

  入冬后的风,有些冷,路女官紧了紧衣领,策马追上。

  进入津西地界之后,明珠又放慢了马速。

  “路女官,你回锦绣村一趟,与陈先生说,如若有人携信上门,便让他一个月抽出两三天时间,指点一下李童生。

  至于书籍,由沈家安排。

  李家种了菘菜,便让李童生拿书籍回家看吧。”

  路女官得了任务,立即策马去了锦绣村。

  明珠则是回了镇衙。

  外出两天,案桌上堆了不少折子,等处理完,天色已经黑透了。

  回到别院,已经很晚了。

  丫鬟看到明珠回来,连忙张罗晚饭。

  “请洪三大人过来一趟。”

  洪三很快过来,作揖道,“乡君!”

  “洪三大人用过晚膳了吗,如若没有,便一起吧!”

  明珠说的随意,洪三却答的认真,“多谢乡君,属下已经用过。”

  明珠‘嗯’了一声,递出信条,“看看!”

  洪三接过信条,看到信中内容时,满眼惊愕,“少主送太监与乡君府?”

  “信上是这么说没错。”明珠语气平静,“据我所知,太监伺候的都是皇室宗亲,我一个外姓乡君用太监,是不是违制了?”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少主既然敢送,乡君接着便是,毕竟,您也是奉旨行事!”

  听言,明珠笑了,“多谢洪三大人提醒,不然本乡君还真怕有人说三道四。”

  洪三“……”

  “青瓶和宜林的灰衣卫何时过来?”明珠问道。

  洪三正色道,“青瓶的名单,洪一统领已给到属下,宜林那边,刚出了一起任务,得等任务完成了才能给出名单。”

  至于是什么任务,明珠没问。

  “任务何时就完成,谁也说不准,这两日,先把青瓶的五人接过来吧。”

  “是。”

  “兵房那几人,最近表现如何?”明珠又问。

  那群新兵蛋子被安排去维持冬役秩序,不知表现的如何。

  “到目前为止,暂未发现不妥。”

  当然,小毛病是有的,但有护卫和衙差带着,问题不大。

  明珠点点头,“派两个人去别处寻些人来,老是靠少主也不是办法。”

  “不知乡君有何要求?”

  “不一定是孤儿,有卖身契的也行,但必须是死契。”明珠看着洪三,“之前让你帮忙训的那一批,已留在沈家,但这一批,皆按这个标准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