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西藏野菊米的绝叔 作品

第33章 友谊商店

  在花城的环京东路,有着一家大型综合性商城。

  这家开业于59年,名为花城“友谊商店”。

  宋俊林此行的目的,就是花城的友谊商店。

  在过去的时候,友谊商店只有外国来宾、海外侨胞、高级干部与外交人员才能进入。

  但由于人们对特权的不满,所以使得友谊商店不得不为所有人开放。

  在当下,友谊商店虽然已经允许国人进入,但也不是没有要求,那就是必须要有外汇券。

  所谓的外汇券,就是外汇兑换券,这是专门供外国来宾与海外侨胞使用的特殊货币。

  由于这种货币能够在友谊商店内购买物品,所以米国的一位教授曾说过一句话。

  ——“如果钱能说话,那么外汇券的声音要比rmb大50%。”

  从花城火车站出来,宋俊林看到广场上停着不少的汽车,这些都是出租车。

  在京沪花城这些大城市,都有着不少的出租车,这是给外国来宾与港澳侨胞们乘坐的。

  宋俊林直接朝着最近的一辆达契亚汽车走去。

  看到宋俊林的穿着,那辆汽车上的司机赶忙走下来,边开门边打招呼:“雷猴,罗世!”

  “雷猴!”

  宋俊林笑了笑,然后让小林问道:“不知道你这里的外汇券怎么兑换?”

  闻言,那人顿时一愣,紧接着便道:“原来你们不是香江来的啊!”

  说话间,他脸上的讨好之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倨傲之色。

  也难怪他会倨傲,这个时期的出租车司机,那可是跟空姐一样的“高级职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的工资非常高,一个月少说都是一百多块。

  这也就算了,他们的油水那可是相当的多。

  外人难得的外汇券,他们却是并不缺少。

  毕竟,乘坐他们出租车的人,大多数都是拥有外汇券的外国来宾与侨胞。

  算上从外汇券上获得的油水,他们一个月大概工资甚至能有三四百块。

  想一想,在那个“36块万岁”的年代,月入三四百那是什么概念?

  那司机淡淡的开口道:“我这里确实有外汇券,你们要换的话,那就200块换我100外汇券吧!”

  “2比1啊,你这价钱有点贵!”

  宋俊林摇头说道:“1.5比1你看怎么样?”

  “你要是要的多,我给你1.9。”

  那司机回答。

  “1.6。”

  “1.85。”

  两人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比例定在了1.8比1。

  虽然这价钱还是有些虚高,但对方咬死了不松口,宋俊林也没辙。

  就这样,宋俊林用手中的2160块,换取了对方的1440块的外汇券。

  事实上,对方一个人可没那么多的外汇券,还跑到其他出租车司机那里东凑西凑才凑到。

  换到了外汇券,宋俊林就领着众人,打了个“狗骑兔子(农用三轮车)”直奔友谊商店而去。

  到了友谊商店那里,他给门卫亮了一下外汇券,门卫就放他们进去了。

  比起号称“小香江”的海沣县,这花城的友谊商店,那简直就像是天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