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工程建设(第2页)
就像近代埃及在阿里的改革下,短暂雄起一样,当时埃及通过一系列改革,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富国强兵”,但是具体效果依旧没有摆脱“落后农业国”限制,在英法重回埃及后,阿里改革也就正式宣布失败。而九十年代初的东非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农业国面对工业国就是没有优势,即便暂时取得胜利,后面也大概率会失败,这主要是容错率的问题,工业国的容错率就是比农业国要高的多。就比如南非战争,东非胜利带来的也就是一段时间的和平,但是作为失败者的英国却几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如果当时东非躺在南非战争功劳簿上,不再发展,后续必然会面临新的危机。所以,在九十年代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东非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世界上的工业强国,就成了当时阶段东非政府的首要政治任务。而九十年代以后,东非的工程建设进度比之前更加夸张,短短三十年时间,东非就建设了二十多万公里的铁路,数百万公里公路,改造一大批现代化港口,钢铁产量每年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一战以及一战前的东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和工程领域的奇迹,从而彻底奠定了东非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基础。但这一个个经济奇迹的背后,都不能忽视一点,那就是为了尽可能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东非同样牺牲很大,而且在建设上盲目追求速度,也埋下了不隐患。总结来说,就是过去东非粗犷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如今东非国家的实际情况。在成为初级工业强国后,东非同样要面临“人工成本上升”,“世界工业产能过剩”,“各国关税壁垒”,“产品竞争力不足”,“科技水平低下”等等各种问题,所以从五五规划开始,东非经济发展的转型也就此开始。而在工程建设领域,过去东非盲目追求进度,从而忽视工人安全,对生态造成的影响,设计不科学等等问题,现在肯定是不行了。简单点说,过去东非为了经济发展完全不把人命当成一回事,但是过去东非有黑人劳工可以牺牲,现在肯定不能拿本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