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红遍 作品
第808章
第808章
于是李世民表态了。
“农学可设,朕决意在长安城外划出百顷良田,专研作物改良之用。”
“后,鸿胪寺召集各国使节,命他们将本国作物种子呈来长安。”
“国库拨钱两万贯,工部领匠人先把农学房子盖起来,再选拔官员。”
“确定官职,最重要的是,农学内不但要召天下各州府有经验的老农,更要每年选一批寒门农户子弟进来,将种田的手艺一代代传下去!”
“此事,玄龄亲自调度,务必用最快的时间将农学的底子搭建起来。”
房玄龄凛然领命。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农学之设,独立于朝堂之外,不参与朝堂政务。”
“如同弘文馆一般,是个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
“不同的是,弘文馆治圣贤经义,而农学专司农事。”
“二者并存,泽惠士子万民,甚善!”
长孙无忌等人闻言一惊。
李世民竟将农学与弘文馆并列,可见他对设立农学一事何等重视。
以后农学在朝中的地位亦见一斑。
弘文馆虽说是专治学问的地方,但能进去讲学读书的人可不一般。
里面教授生徒的老师都是当朝三品以上大员。
从弘文馆出来的人,通常都是官运青云直上,被吏部委以重任。
武德年设下的弘文馆,到了贞观年间已不知不觉变了味道。
成了各方士子们镀金进修之所,成了一条直通显赫的天梯。
而设立农学,其初衷同样也是专研学问,然而它的地位却与弘文馆并列,可见未来将是何等的引人注目?
尤其是李世民刚才一句寒门农户子弟,更显得意味深长。
大唐从此以后除了科考取士以外,寒门子弟又多了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