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红遍 作品

第734章(第2页)

恩圣不可谓不隆!

杜荷本是鼎鼎大名的治世名臣之后,也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稀里糊涂跟着李泰做了这件要命的事。

下场很显然,杜荷被枭首示众的那一刻,整个杜家也倒了血霉。。。。。。

全府上下被查抄!

长子杜构本是慈州刺史,被圣旨追罪出城,除爵流放岭南。

杜荷当然更是一刀斩了。

赫赫一代名相,仅只两代辉煌,便荣光不再,大厦颓倾。

余者如赵节,李颜等从犯,其家眷亲属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仅如此,朝堂如今的重中之重并非处置谋反主犯从犯,而是借由此事开始了一轮规模极大的清洗!

但凡与李泰阵营有些微关系的朝臣全部被锁拿下狱!

然后刑部大理寺收集证据,三省宰相联堂会审定夺。

据李才所说,长安城如今可谓处处皆闻啼哭声。

常有凶神恶煞的刑部,或大理寺官员领着一群禁卫,冷不丁便出现在某位朝臣的府邸前。

然后这家人便鸡飞狗跳,从上到下锁拿入狱。。。。。。

魏王李泰以前没这么坏的时候,他的阵营里可站了不少朝臣,站大唐未来国君的队!

所以站在他阵营里的朝臣可真不少,五品以上官员不下一百人,四品以下那就更多了。

李世民这一番清洗,整个长安城几乎都被他掀起来了。

官员拿下了一大批,空出来的位置怎么办呢?

很简单,以前混得不得意的官员,不愿阿谀逢迎的官员,或者品级低微到连站队的资格都没有的官员,成了这次清洗最大的受益者。

他们迅速被尚书省吏部审核之后,立即走马上任,接替了那些罪官的位置。

当然,太子李承乾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李泰谋反举事之后,李承乾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进宫,说了一番最合适的话,极快地获得了李世民的信任。

所以这次清洗刚开始,李承乾便迫不及待地,将投靠自己阵营的朝臣使劲往里面塞,补缺额。

有了李世民的默许,主持此事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不便多说。

但有所请,基本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