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秋下月 作品

第五百五十八章 太平节(十二)(第2页)

而萧阳同样也有意无意看了眼袁盛,心里没来由有些开心,原来这世上,从来不止他一人在心爱女子面前抬不起头,其实大有人在呢,甚至比他还惨。

东方凝珠突发奇想,乐呵呵地说道:“天女姐姐,萧公子,你们去不去天莲广场?不如我们一起走吧,听说这场烟花过后,马上就要到神祈了,到时我爹和宁伯父他们会悉数到场,在那太平广场上共同点亮一盏太平神莲,全城所有人则跟着点亮一盏太平莲花灯,那幅景象,一定会十分的美,说起来,我都还没见过呢,都怪袁盛这个家伙,相识至今,从没想过带我来看。”说着说着,她就瞪了眼袁盛。

袁盛为了保住些许颜面,看似平静如水,实则心里叫苦不迭,他反驳道:“我这不是怕有人会对我们不利吗,而且这也是经过我爹和岳父准允的。”

东方凝珠扭过头去,懒得看他,就像是在说,反正这就是事实。

夏欣看着乐呵,浅笑道:“走吧。”

东方凝珠大喜,当即舍弃袁盛,笑眯眯地绕了个圈,来到了夏欣身边。

袁盛苦兮兮。

夏欣笑望了眼萧阳。

萧阳与之对视,又默默移开视线,伸手摸了摸后脑勺。

夏欣笑眯起眼,抿了抿嘴唇,忍着没出声。

不多时,四人各持一根火霞四射的彩色细棒,缓缓向前走去,成为这条街道上最迷人的风景线。

过程中,基本都是东方凝珠在陪着夏欣说话,而夏欣许是觉得这个古灵精怪的可爱女子确实很有趣,所以相较于平日在外人面前,她的话语也多上了不少。

至于萧阳和袁盛则是默默相随,前者倒还能保持镇定,后者则是苦兮苦兮,无奈笑兮。

当然,两人也有着一些正常的交谈,比如他们手中的彩色细棒,据袁盛所言,此物被誉为“星光引”,又名“流霞花”,其实就是些凡间再寻常不过的烟花棒,区别就在于“凡”“道”之间。

再比如太平节,按照袁盛的介绍,太平节主体共有六个时节:歌颂、见神、舞祝、鸣福照喜,神祈、荣光。

而事实上,在最初之时,太平节本有八个时节,只是后来大城主宁启亲自改革,剔除了见神后面的一个“泣天”,觉得寓意不好,而原本作为两个时节的“久曲”和“盛舞”,则合并成了如今的舞祝。

关于这些,连同每一个时节背后的过程和寓意袁盛都讲得极为详细,萧阳在旁倾听,偶尔置喙两句,除此之外,开口的次数少之又少。

“哈哈哈,两只小笨鸟,这回知道我们的厉害了吧,看们你还敢不敢嚣张。”

流光蔚冉的苍穹之上,有金龙横空,若蜿蜒的大河,穿梭于漫天烟霞中,正环绕着一片气势巍峨的云中宫阙快速游荡,龙背上,一群孩子嘻嘻哈哈,欢声笑语,开心的无以复加。

宫阙中,人们看着外边那条飞越于四周,却迟迟不愿进来的金色雷龙,笑容无奈,又觉有趣。

原来,就在前不久,在苏诚的指引下,金色雷龙带着他与身后少年孩童们竟当真寻见了早先在街道上所见,被一群飞禽灵兽环绕,游荡于茫茫云海中的那只华丽神禽,接着与之不断周旋,纠缠取笑,结果气得那装扮成华丽神禽的两位少女当即发飙,带着众多飞禽灵兽对着金色雷龙和它背上的那群少年孩童一阵穷追猛赶,扬言被抓住了一定要让他们好看。

奈何,金色雷龙来无影去无踪,速度实在太快,嗖的一声消失了,嗖的一下又回来了,少年孩童们由此一雪前耻,春风得意,乐此不疲,两位少女则是气急败坏,被耍的团团转。

最后,两女只得选择放弃,各自大骂了一句:

死小鬼!

臭屁孩!

便头也不回,气呼呼地往云中宫阙内去了。

谁成想,安易和乐仙他们意犹未尽,还不甘心,竟让苏诚指使金色雷龙带他们堵在云中宫阙外出言挑衅,连连嘲笑,希望能将两位少女引出来,继续追赶他们。

但两位少女完全不上当,反而站在宫阙大门前有恃无恐,以牙还牙,呼吁刺激着少年孩童们有本事下来,好好较量较量。

结果就是,两位少女不肯出去,少年孩童们也不愿下来,双方遥相对峙,谁都不服谁,就此展开一番激烈的斗嘴,进而才有了现在这幅光景。

一直在边上旁观的那些大人们见状也不阻拦,只是一个个摇头扶额,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