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天才的儿子当然是天才啦14
虽说太雍帝下旨让白院正去往江南为宋四爷看诊,但是白院正一要做准备,二要交代好太雍帝的身体情况才能安心出行。
此外,碍于白院正年老,车马换成了水路,一来二去路上的时间也耗费地更多。
宋沛年最先面对的还是院试。
院试也在江南府,只不过考试地点换成了贡院。
两场考试,宋沛年还是和之前那般,差不多一半的时间就早早出考场了,然后回到家又开始他的‘扎针’大业。
院试一结束,考生的答卷就被糊名送去了府衙进行阅卷。
阅卷的考官一般由提学官为主阅卷官、知州为副阅卷官,再加上府学的山长以及辖下各县学的山长同为阅卷官。
朱明浪既然这次被太雍帝点为江南府的主考官,那么一定要揣测上面那位意思的,此刻已经将呈上来的考卷翻阅完毕,但是仍旧没有见到宋家那小子的考卷。
只怕上面那位的意思,不单单是为那小子保驾护航那么简单啊。
而朱明浪之所以察觉这呈上来的考卷没有宋沛年的答卷,理由也很简单,他研究过宋沛年的字,故此认得。
虽说科考通用字体只能是楷体,众考生的字也大同小异,只不过宋沛年那字他看着总感觉格外的舒展,仿佛活过来了一般。
如山间的磐石,又如林间的泉水。
如同他认得宋沛年的字一般,其余的阅卷官也会认得他们‘应该’认得的字,只要考生和阅卷官心齐,考生的某几个字的‘横撇’多几个停顿,或是转折的幅度略微不同,阅卷官就能认出。
之前也不是没有过寻人统一再抄录一遍答卷的情况,可往往那一道就出问题,任何字词只要换个位置,意思就变了,文章也废了,故此后面这道关卡也就被撤了。
只要认出这卷子是自家人所作的,这卷子自然就呈到了主阅卷官的面前,哪怕上面派下来的提学官想要公平公正,也多是从上千份考卷里抽出来的答卷寻些龙头凤尾出来。
也不知道是哪家的手这么长,竟然将下面那些山长全都控制了去,帮着排除异己,为自家人铺路。
到最后,想要出头的学生不得不拜入那个门下,以后入朝为官也自然被归为那一派。
朱明浪眼皮一抬,朝下看去,宋沛年的答卷被刷下去,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这次做得太差,因此被撤了下去?
作为看过宋沛年前两场答卷的朱明浪自然不会相信,两场案首且能做出那样文章的人怎可能一下子就一落千丈,最后他的答卷连呈上来的资格都没有?
心神一动,将自己刚刚看完的答卷移交给龚知州,“龚大人,不知这些答卷中可有你满意的文章?”
龚知州沉吟片刻回道,“自古江南出才子,当然是有的。”
“哦?给本官说来听听呢。”
“容下官再看看。”
龚知州现在正在背上冒冷汗呢,他和朱明浪一样,呈上来的答卷已经看完了,同样没有看到宋沛年的答卷。
他也认得宋沛年的字,之前气归气,但是他也实实在在欣赏宋沛年的文章,偷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宋沛年的字于他早已刻骨铭心。
此刻不动声色翻着刚刚朱明浪递过来的答卷,皆粗略扫一遍,快速翻完,依旧没有自己想看到的那张答卷。
他的想法和朱明浪一样,宋家小儿根本不可能发挥失常!
龚知州一颗心七上八下,一道眼风扫向下面那些山长,一群狗东西不知收了哪家的贿赂,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出这些事,现在还被皇帝亲自派下来的提学官给察觉了,真的害他不浅!
为保住自己那顶乌纱帽,沉声问向下首的山长们,“你们的判卷可都判完了?”
“回知州的话,已经判完了。”
龚知州差点儿就要掀桌子,不长眼的东西,给你机会都不中用!
按下涌上来的愤怒,看向朱明浪道,“既然如此,一会儿本官会与朱大人在你们判完的答卷中各抽取十份,若是抽出来的文章比出彩却没呈上来,那么...”
你们便涉嫌科举舞弊!
他不得不向朱明浪表明心意,他和那些山长不是一伙儿的,和你才是。
其实也不是和你,是和皇上。
下面的山长们一瞬间就变了神色,左顾右盼看向同伴们,朱明浪云淡风轻开口,“再给你们两个时辰查阅答卷,再看看是否还有优秀的文章。”
最后语气带了几丝强硬,“两个时辰后,本官亲自抽查!”
比起收到的贿赂,自然是自己这条命更重要,下面的山长们全都行动了起来,小小阅卷室忙作一团。
朱明浪神色不变,品茶中。
龚知州心里已经火烧火燎,这次阅卷朱明浪肯定会如实报上去的,他要怎么做才能将自个儿给摘的干干净净。
嘶,难啊。
文章也是早就看过的,山长们只需扫一眼就知道哪篇答卷该呈上去,哪篇又不该呈上去。
不到两个小时,一叠新的答卷就已经被呈上去了。
朱明浪翻看着,先不说他还没有看到宋沛年的答卷,单单只是他现在看的几篇,就比刚刚的要好上几倍不止。
最后终于翻到了宋沛年那篇,字还是那个字,奇异的是这篇文章不同于他之前的磅礴大气风,而是十分严谨,环环相扣,滴水不漏,言之有物。
这真的是一个人写的吗?
可无论如何,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好文章。
压下心中的杂念,指着这篇文章对众人道,“虽说文无第一,但这篇文章相比于其他,更加出类拔萃,点为案首也丝毫不为过。”
龚知州俯身看过去,熟悉的字,却不是他熟悉的豪迈文风,可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是篇好文章。
心中百念千回,确认即使宋家那小子舞弊了,也牵连不到自己,这才点头附和道,“当为案首!”
确定过后,朱明浪当场盖上印章,又在众人的注视下,揭开糊名,宋沛年的名字就这般在众人的目光下给显露了出来。
朱明浪和龚知州心里已经有了成算,知道这篇文章大抵就是宋沛年所作,可‘宋沛年’这三个字却实实在在将山长们给惊的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