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咸鱼 作品

第116章 亲征(第2页)

  他松开纪洇的手,额头依然抵在她纤瘦的肩膀,双臂则是紧紧环抱住她的腰肢。

  高高在上的帝王,此刻在她面前,低下了自己的头颅,像是担心被抛弃一般,整个人身上都笼罩着一层无助与恳求。

  “朕没有办法了。”

  “原谅朕,阿洇。”

  ……

  从那以后,纪洇便被萧宫台囚禁在了冷宫。

  而与往日不同的是,一贯冷清,被人避之不及的冷宫,反而成为了帝王除去议政殿,御书房之外,最常去,也是待得最久的地方。

  冷宫不再是冷宫,它象征着帝宠和地位,变成了皇城中最尊贵,最令人向往的去处。

  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里住着大启的皇后娘娘。

  名曰将皇后打入冷宫,事实上不过是给皇后换了一个住所罢了。

  不论是月俸还是赏赐,从来没有少过。

  只是再没有人见过那位皇后娘娘。

  议政殿。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本奏。”

  秦树这次穿着朝服,从武官中出列。

  “奏。”

  萧宫台道。

  “陛下,前任荆州知府,也就是潜在大启的西戎王子,其子闻呈岸,于半年前奔逃回西戎后,杀了西戎王篡位,现领三十万西戎精兵,直逼大启边境。”

  “沈将军拼死杀敌,于三日前战死沙场,现边境军队群龙无首,请陛下定夺!”

  这话一处,议政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三年前陛下尚为王爷时,曾出兵镇压,逼退了西戎,怎么说也可保大启边境十年太平,怎这才三年,怎么会……”

  “当年陛下下令杀的那西戎尖细,是西戎的大王子轲丹,其子闻呈岸回到西戎,又是篡位,养精蓄锐了半年,此番进犯,怕就是为了为轲丹报仇。”

  “报仇其一,更多还是觊觎咱们大启的土地,三十万精兵,连沈将军也不能抵挡,来势汹汹,这个闻呈岸不可小觑啊。”

  “除了沈将军,咱们大启难道就无人可用了吗?”

  话音刚落,议政殿忽然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众臣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往龙椅的方向望去。

  萧宫台坐在上座,珠帘遮掩着他的面容,下面的人看不清他的神情,一时也揣度不出他的想法。

  秦树听着这些大臣方才叽叽喳喳的讨论,现在又忽然沉默起来,不禁无奈地叹了口气。

  竟然现在才意识到吗?

  沈将军年近六十,却在边关镇守了将近四十年。

  当年陛下十五岁被先皇送去边关,可以说陛下的身手,有一半都是得了沈将军的指点。

  先皇在时,沈将军就在为大启守着江山了,十分骁勇善战,不说先皇,整个大启都依赖着沈将军的庇护。

  可美人迟暮,英雄也会垂老。

  尤其是前些年开始,西戎得了潜藏在大启的轲丹的情报后,里应外合之下,屡屡进犯,危难之际,都被沈将军拼死守住了。

  先皇对这些并不知晓,可陛下待在边关的那些时日,却对这些知道得一清二楚。

  所以四年前,在沈将军丢了大启三座城池,先皇要降旨治罪于他时,陛下才会为其求情将降罪的圣旨拦下。

  可那时沈将军几近强弩之末,若非陛下前去增援,否则大启当真是岌岌可危。

  这三年的太平,可以说是陛下临危从西戎的口中抢来的。

  太祖逝世之前,留了一个太平盛世;沈将军又如同守护神一般守着大启。先皇也根本不曾想过培养提拔新的武将,这便导致大启处于一个温水煮青蛙而不自知的状态。

  陛下自然也知晓这一弊端,登基后也有意去栽培武将,可……

  西戎来得太快了。

  让稚嫩的树苗去抵御强悍的风暴,几乎是不可能。

  如今沈将军战死,那么大启现在能用之人,只有三年前领军,逼退西戎退守千里之外的陛下了。

  秦树有些头疼地想到,当初陛下若还留着轲丹一命,或许今日西戎领三十万军进犯的时日,还能往后推迟几年……

  这时,萧宫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穿过珠帘,神情淡漠,负手立在台阶的最高处。下面的大臣仰望他的眼神,犹如仰望着一位神明。

  “西戎已经不是太祖在时,那个只会俯首称臣一味朝贡的边陲蛮国了,如今也成了喂熟的野狼,一日不除,大启便有一日落入狼口之患。”

  “为了大启百姓今后的安宁,朕决定,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