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不是红苕 作品

第326章 轧钢厂的难题

  进了轧钢厂。

  李向前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先带着秦淮茹去了停车场,让她认认路。

  以后秦淮茹每天上下班也要骑自行车,到时候也得停车,先把位置记着,也免得后面上班急急忙忙的,有些手忙脚乱的。

  停好车以后,两人就去了保卫处李怀德的办公室。

  只是李向前和秦淮茹到办公室,却被秘书告知,一大早上李怀德就被杨总经理叫去开会了,现在还没回来。

  李怀德人不在,好在秦淮茹上班的事,他早就对秘书交代过。

  再加上上次李向前他们来,就是这个秘书带着秦淮茹办理的入职,他就带着秦淮茹去办公室,给她安排工位这些。

  秘书带着秦淮茹离开了,李向前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等了一会儿,还不见李怀德回来。

  李向前估摸着,李怀德现在应该是有什么事,一时半会都散不了会,自己也不能一直在这等,反正也没什么事,他就跟秘书说了声,就告辞了。

  只是李向前还不知道,此时整个轧钢厂包括杨卫国和蔡天明在内的领导们都在会议室里抽着烟,发着愁。

  他们轧钢厂新到了一批老大哥的设备,这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

  毕竟大夏新立,一切都百废待兴。

  尤其是经历过长达百年的混乱,使得大夏自己的各种技术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这时候有老大哥提供的先进设备帮助,他们轧钢厂的产量又能大大提升。

  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多车几个零件,多炼几吨钢,为国家多做一分贡献。

  只是眼看着这设备都送到他们轧钢厂来了,可他们提前联系好的俄语专家却因为家人生病,暂时来不了。

  没有俄语专家的协助,他们这些大佬粗看着机器上面,那火星文一般的俄语,一个个都面面相觑。

  实在是对方认识自己,可自己不认识对方啊。

  连字都不认识,还怎么调试设备?

  这可不是后世,各种语言类的专家,甚至是许多大学生都会多种语言。

  以轧钢厂这样级别的大厂子,随便一句话,就有一大把懂俄语的人站出来解决这事。

  现在的轧钢厂清一色的文盲,大老粗。

  就是初中也算得上是不错的人才了。

  注意,这时候是五二年,还不是电视剧开启时候的六五年。

  这时候大夏国内的文盲率更高,识字的人更少。

  即便是轧钢厂这样的,大多数领导都是退伍转业的军人,除了像杨卫国和李怀德这些少数几位领导,其他的一个个的,是大字不识几个。

  他们就连中国字都有些弄不明白,更别提那些洋文了。

  这可把轧钢厂的杨卫国等人都愁坏了。

  总不能机器都到了,还要放在那吃灰吧?

  那不是浪费吗?

  “大家都说说这事怎么办吧?这机器都进库房了,咱们总不能就放在那吃灰吧?”

  主位上面,杨卫国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颇为烦躁的开口道。

  只是他此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顿时寂静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