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不是红苕 作品

第55章 与想象不同的升旗(第2页)

  看着秦淮茹脸上的满足笑容,李向前嘴角不由一抽。

  亏他昨天还想着自己要怎么才能在升国旗仪式上,能很好的融入歌唱国歌的队伍中,让自己表现得不像是第一次观看升国旗仪式。

  结果就这?

  怎么感觉有点敷衍呢?

  果然,自己还是不自觉的会代入后世的一些东西啊。

  李向前心里不由提醒着自己。

  时代不同了。

  自己以后要注意,有时候在后世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却是大逆不道。

  李向前却是不知道,从1949年10月1日至1950年,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由北京市公安纠察总队负责。

  随后1951年至1976年的,则一直由天安门管理处的工人胡其则负责。

  他每天早上挟着国旗到广场上,升起国旗,晚上再来降下收回去,没有什么仪式,也没有国歌伴奏。

  1977年至1982年,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升降任务由北京卫戍部队的两名战士担负,一人引路,一人扛旗,经过长安街时,还得给来来往往的车辆让路,升旗的场面也不够严肃庄重。

  一直到1991年初,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才正式成立。

  随后一直演变,才有了李向前后世看见的那种神圣,庄严,严肃,激动的仪式。

  虽然这升起仪式和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可亲眼目睹了国旗的升起,也算是满足了李向前的愿望。

  李向前转头对秦淮茹说道:“走吧!升旗仪式也看完了,咱们先去吃点东西,然后我在带你去到处逛逛。”

  载上秦淮茹,找了个早餐店,要了几个大肉包,喝了一碗热腾腾的豆浆,顿时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几分。

  吃完早饭。

  李向前又载着秦淮茹,开始在周围闲逛起来。

  …………

  故宫,因被高达8米的宫墙和50米宽的护城河所包围,形成了一座城中之城。

  故,故宫又被称之为紫禁城。

  故宫自明朱棣至末代皇帝溥仪,中间长达491年间,故宫里都只作为皇帝的居所,是整个天下的权力中心。

  普通人根本无法进入故宫里面。

  一直到1924年冬,冯玉祥将溥仪及其家眷逐出了紫禁城,并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接管故宫,在经过一年的筹备之后,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并对百姓开放。

  这也是故宫500多年来,首次对普通百姓敞开大门,曾经的皇室禁地,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李向前也想进故宫看看。

  找地方把自行车寄存了,又花了一毛钱,买了两张门票。

  李向前带着秦淮茹走进了秦淮茹。

  检完票,李向前和秦淮茹走进故宫里面,看着周围那壮阔的宫殿,秦淮茹震撼至极。

  “向前哥,这就是以前皇帝住的地方啊!好大啊,好多的房子。”

  秦淮茹忽然对李向前问道:“这么多房子,皇帝在这里住着,他不会迷路吗?

  李向前莞尔一笑:“皇帝怎么会迷路呢!”

  微微一顿,李向前说道:“故宫就好比是你们村子一样,皇帝从小就在这村子里长大,你说他会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