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尚德 作品

234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第2页)

  至于说创新技术,生产更高工艺的家具,对于一个乡镇小厂来说那就太超前了。

  实力和技术都达不到,而且即使生产出来了,因为过于高档,在乡镇和县城也不适销。

  近两年内,能保持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是很好了。

  如果吴光荣为了拿到木器厂的承包权,把承包额推到高位,势必会打乱目前厂子平稳发展的态势。

  一旦厂子出点问题,吴光荣肯定要血本无归,厂里的工人也跟着倒霉。

  就是目前,如果吴光荣拿到承包权,按照孙延成的性格,干了半辈子革命工作的人,他无论如何不会低声下气去端吴光荣个人的饭碗。

  再说了,这鹿死谁手还不知道的呢,就传出来黄秋艳雄心勃勃准备把她的父母,兄长什么的都弄进厂里来。

  厂子真要姓了吴,哪里还有老孙的位置啊!

  孙延成好好的当着厂长,还承包着大件车间,一年轻轻松松两千块钱的收入不成问题。

  这在整个夏山镇那也是高收入人士。

  要是厂子突然被吴家承包过去,孙延成的工作丢了,收入一下子没了,那可真是惨了。

  梁进仓在夏山国营饭店要了个包间,宴请孙延成和吴光荣。

  良哥作为自己的好朋友,但凡有宴请,那是绝对不能落下他的。

  一个小包间,四个人挺好。

  宴席之上,区区四个人,就已经能用“有人欢喜有人忧”来形容了。

  孙延成肯定是面沉似水,心情沉重。

  这几天,他已经几乎不跟吴光荣交流了。

  吴光荣上蹿下跳地推动木器厂承包,分明是要砸了他老孙的饭碗。

  这么好的工作,这么好的收入,要是一下子给砸了,老孙感觉很难面对。

  吴光荣也不想跟他交流。

  因为吴光荣感觉要是再跟老孙交流的话,会把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

  吴光荣在儿子和儿媳的撺掇之下,雄心勃勃要大干一场,承包木器厂那是势在必得。

  儿子吴新刚自从老爹承包新车间以后,那简直是换了一个人。

  不但早到晚走,成了车间里最能干的人,而且老爸出差搞销售的时候,他就是新车间的管理者。

  那是兢兢业业,相当地合格。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能让大家多干活,他连以前那种颐指气使的大少爷脾气都没了。

  居然变得相当合群,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跟工人能打成一片,很会收买人心。

  这让吴光荣欣慰极了。

  原来以为自己生了个败家玩意,没想到树大自直,说要转变,一下子变得老爸都刮目相看。

  至于儿媳妇,不但有文化,而且看得出她是个相当有主意的人。

  前边老吴在厂里遇到几次困难,儿媳妇总能提出中肯的意见。

  到了现在,老吴已经能骄傲地宣布,自己家兵强马壮起来了。

  这副班底,然后再把自己家的亲戚朋友都招进厂里,任何一个重要岗位都是自己人。

  加上苏致祥和梁进仓给木器厂打下的好底子,那绝对是什么都能干好,一定会财源滚滚的!

  这几天以来,眼看木器厂承包已成定局,镇领导已经肯定了承包的积极性,准备过几天就要召开投标大会呢。

  不但是吴光荣,全家这几天都是掩饰不住的“其喜洋洋者矣”。

  宴席上另一个情绪不高的,还有石国良。

  社会的发展,时局的变化,让他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

  他本来是个出色的汽车兵。

  刚转业回来的时候,可谓是少年意气,满腔的雄心壮志。

  而且地方上对他这样的转业军人那是相当优待,想去什么单位,只要不是太过分,几乎都能去。

  但是石国良不想蹲办公室,他出身汽车兵,最想干的工作还是开车。

  本来上边建议他去县公安局,或者县法院也行。

  可他因为公安局和法院的司机已经满额,他去了只能坐办公室或者包片儿,他不愿意干。

  县供销社他进不去。

  于是退了一步,到夏山供销社开车。

  万万没想到让同是转业军人的宋其烈给顶了。

  最后只能憋憋屈屈的来木器厂开车。

  在木器厂开车已经够憋屈的了。

  可是现在,木器厂要变成个人的。

  那他石国良怎么办?

  去别的单位?

  谁要他啊?

  不管哪个厂,哪个单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猴年马月才能等到适合他的位置?

  继续待在木器厂?

  怎么可能!

  他堂堂一个转业军人,当初什么单位都是尽挑尽选,自己是吃公家饭的,怎么可能在个人的手底下干活!

  也就是说,如果木器厂承包了,他石国良几乎就是失业了。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事业就是他的生命。

  因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养家糊口。

  女人不是常常说嘛,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老婆给你洗衣做饭暖被窝生孩子,你就得让她吃饱穿暖,过得好好的。

  可要是失业了呢?

  石国良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