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尚德 作品

67 他还敢打到村里来?

  黄发财两口子又登门大仓家,要求破镜重圆,这事在梁家河引起的震动,虽然不及宋其果那事惊世骇俗,但也足以颠覆老农民们的认知。

  瞬间传遍全村,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

  重点就是脸皮问题。

  所有人都替姓黄的害臊。

  脸皮怎能这么厚?

  大仓一家为这事伤死了,大仓娘那人眼里不揉沙子,她那烈性,肯定就是宁愿四个儿子打八辈子光棍也不会答应。

  即使退一万步,人家大仓娘原谅你,答应下来,姓黄的闺女有脸踏进梁家河?

  在梁家河怎么当这个新媳妇?

  真不知道姓黄的怎么想的!

  议论纷纷,都很气愤。

  尤其是当时见过黄家两口子的那些妇女,可能今生再也忘不了姓黄的那句经典语言:

  “你说为人父母的,谁不想着自己的儿女过得好一点,有个好前程啊!”

  没多大一会儿已经变成了可以永为流传的名人名言。

  成了妇女们的快乐源泉。

  凑一块儿先祭出这句名人名言,然后妇女嘻嘻哈哈地附和,表示可以理解,做父母的谁不想儿女过得好一点啊。

  所以说老黄家两口子做得没错,可以理解啊。

  妇女们拿黄家两口子当小丑,拿这句名言开涮的时候,大仓他三婶来了。

  她没赶上黄家两口子上门。

  是在别人嘴里听说了这事。

  一开始听着很气愤,尤其听说大嫂还让两口子进家了,更气愤,就想赶回来拿笤帚疙瘩把姓黄的赶走。

  回来晚了,姓黄的已经走了,只在胡同口听到一群妇女嘻嘻哈哈地热烈讨论。

  围绕的就是那句名言。

  三婶听了一阵儿,觉得很有道理的样子。

  是啊,自己也是为人父母的,也有孩子,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一点,有个好前程啊。

  人活一辈子,挣来挣去,不全都是为孩子活的吗!

  越想越觉得老黄大哥说得有理,说到她心坎里去了。

  然后就回忆起老黄大哥带着秋艳那闺女来相亲。

  第一眼就看中了,长得是真好啊,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打扮得干干净净的,大仓能娶上这样的媳妇真是上辈子积德了啊!

  他这个三婶也跟着脸上有光啊!

  越想越觉得秋艳好,不由自主还怪想她了呢!

  这回黄亲家大哥大嫂亲自登门,明摆着就是认错来了,人家都给咱们低头了,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

  三婶释然了。

  见了面哈哈一笑,以后还是好亲家啊!

  于是兴冲冲跑去找大嫂。

  见了大嫂,三婶给出的意见是:

  “只要人家认个错,服个软,这就是低咱一等了。

  以后他总感觉有个小辫子在咱手里抓着,亲戚之间走着他就硬气不起来,以后还不是咱说什么就是什么?

  再说我就看中了秋艳那闺女,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这人啊,长个周正不容易,关键人家长得那是一点毛病挑不出来……”

  好多年的妯娌了,大仓娘又不是不了解老三家什么水平,一听她也开始给自己讲大道理,就知道他三婶在外边听到别人的议论了。

  这位墙头草,自己哪有点准主意啊,当然是听什么都有理。

  可她大概只听了一半,没听明白人家说的是实话还是反话。

  这就匆匆跑来,准备主持侄子的终身大事了。

  “好了好了他三婶,你说的也对,晚上我再跟他俩叔商量商量吧。”

  三婶于是得意了。

  以后谁还敢说她性子软,是个没主意的人?

  看吧,现在大嫂都开始采纳自己的建议了。

  于是回去把这番道理添油加醋跟秉礼学了一遍。

  获得了秉礼一通怒骂和朝着屁股好踹。

  “姓黄的差点没把大仓害死,恨都恨死了,你还敢夸她长得好!

  到底哪头的你?

  你个半昏,没看明白姓黄的是什么人啊?

  大仓当个工人就是混得再好,赶不上皇帝吧?要是明日皇帝家的儿子再看上姓黄的了呢?

  她不又跑去跟皇帝家去了!”

  三婶被男人踹得屁股都成两半了。

  灰溜溜提着猪食桶去喂猪,一边走一边嘟囔:“你才半昏,皇帝家的儿子能看上她?”

  今下午看大仓都车接车送的待遇了,她除了感觉这个当婶子的脸上有光以外,迅速把话题拉到黄家闺女身上来,其实就是不服。

  总想证明那天自己的意见是对的。

  妇女们点头附和一阵,让三婶狠狠地满足了一番虚荣心,这才各自散去,回家做饭。

  三仓和小四儿衔着尾巴风一样跑回来。

  这俩小子今下午去滑冰,后来听别孩子传闻,自己大哥坐着一辆车回来了!

  俩人疯了一般往家跑。

  到了家,人家那车早已经走了。

  俩人懊悔死了,干嘛要去滑冰啊!

  小四儿忍不住都哭了。

  俩人除了要跑回来看一看大汽车以外,大哥带回来的嘛,肯定可以爬上去看看车里边什么样子。

  可以坐在车座子上,体验一下坐车什么感觉啊!

  至于让人家那车拉着走走,真没敢想!

  回到家缠着大哥,给他们讲讲坐在车上什么感觉?

  大哥让俩小子坐在小板凳上,自己蹲在他们身后,然后使劲摇晃小板凳。

  直到把俩小子给摇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