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瞳 作品

52. 猪油蜡、植物油蜡烛 给刘彻点蜡。(二……

    刺儿犯起傻劲来。

    还以为他们家小公子要亲自上阵孵小鸡。

    小僮急得连连阻拦“公子, 这、这使不得啊”

    阳信长公主虽然怔了片刻,但很快反应过来,倒是不会误以为儿子有孵蛋天赋。不过,以这小子的脾性, 也不会安安宁宁就是了。

    长安城里打听打听, 哪家的小公子会围着猪圈农田孵小鸡的事儿转悠呢, 他们只会吃。

    阳信这般一想,还有些自豪起来, 便没开口说什么。

    卫无忧小盆友可是最会看他老娘的脸色行事啦, 当即跳起来敲了敲刺儿的脑壳“想什么呢,我有办法人工孵出小鸡。”

    刺儿抱着脑袋“啊什么办法”

    这件事是当务之急。

    小萝卜丁琢磨着, 传统的炕孵法需要建立专用的孵化室和氟化炕,屋子必须用北房, 炕也得用土胚建造,与普通人用的炕面结构图亦完全不同,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构建,可是蛋不等人呀。

    而最快速便利的孵蛋法,就只能是纸箱孵蛋了。

    纸箱用木箱替代也可以,关键是较小的空间聚存热量,给箱子底铺上厚厚一层芦絮, 中间用猪脬膀胱装上热水, 再将蚕絮、麻布等物填充在内层, 便算是一个简易孵化箱了。

    这年头, 几乎都是以绢、纱、锦、麻为主的丝麻制品, 棉纺织业还没有出现的条件。因为棉花产量奇少,民间难得一见,也就是上层贵族和皇家才能有一点, 像棉布的衣物制品更是皇室专属的待遇。

    因此,想完全用棉花填充孵化箱内部,实在是太奢侈了些,卫无忧也就只能想想。

    好在,孵化箱的温度倒是可以用温度计控制。猪脬保温效果好,热水能用的久一些,不过还是需要专人在旁照看着,免得温度变化过大,这鸡就孵不出来了。

    卫无忧很快做好决定,对刺儿道“我画个图纸,你先叫人带信回去给南风,用纸上的方法对付着,应当能孵出一部分。”

    初冬的母鸡本来产蛋率也不高,因此这方法也算妥帖。

    至于初春之后,到了鸡高产的时间,就需要将炕孵法尽快提上日程了。

    很快,怜月便从书房取了纸笔过来,卫无忧将吃得干干净净的木托盘往案几边推了推,提笔开始画简易版的示意图。

    倒也不是他真爱画画,主要是西汉这一时期沿袭秦制,采用小篆作为官书文,民间倒是偶尔有人用隶书,可惜,这俩他都学的不怎么好。

    也就勉强能鬼画符出来吧。

    卫小四对自己的狗爬字心知肚明,除了给阿父们写信的时候,轻易并不想在人前展示。

    还是画图方便,最多写几个字标注一下。

    小萝卜丁用了一万个心眼子,落笔吹干墨迹,就被他阿母毫不留情的戳穿了。

    阳信不知何时已经绕到儿子背后,只瞧了一眼图纸边的配字,满眼都是嫌弃“忧儿,阿母觉得你该练练字了。”

    旁的她都可以放手,只这一手字,实在是有碍观瞻。

    怪不得上回陛下帮无忧多送了两封信去定襄郡,意味深长的表示要给无忧寻个练字的师傅呢。

    卫无忧在他娘面前向来是厚脸皮的,笑嘻嘻将阳信的手掌心托起来平放,然后把自己的小脑袋放上去。

    卖萌可耻

    然而我们大汉最威风的长公主也逃不过这一招,转头就忘了方才的信誓旦旦,无奈笑着搔了搔儿子的下巴,像是在逗猫儿。

    “你啊,罢了书肆里如今有司马相如和东方朔在,若能跟着他们学得一手好赋,字差一些也没什么。”

    卫无忧“”

    那他还是练字吧。

    叫他学着作汉赋,可能比叫东方朔不喝酒都难。

    阳信长公主收拾妥帖,便带人进了宫。

    庄子上来的人得了图纸也连忙折回去了。

    大伙儿都在忙碌着,只有卫无忧小盆友跟他几位兄长闲出了屁。

    日至中天,太阳暖烘烘的照在身上,叫肚子吃得浑圆的卫小四惬意地伸长了四肢。

    于是,卫家兄弟有样学样,也依次传染着伸了懒腰。

    他们身下是特意命人打造的木质躺椅,躺椅上的布料是用麻布叠了三层缝合,而后绕了一圈轧在两端的。

    睡几个半大小子,质量绰绰有余。

    卫无忧还在想着孵化小鸡的事情。

    孵化期统共二十一天,按照正常的人工孵化流程,蛋入孵化箱之前,需要对外表进行消毒处理。这个倒是不难,庄子上就有现成的消毒条件。

    除此之外,照看孵化箱的人需要每隔三日查看受精状况,及时剔除坏蛋,免得坏蛋质变影响到正常受精蛋的孵化。

    检验坏蛋,在后世主要是靠照蛋器。

    现如今没有这个条件,只能借助灯具的光,擎着蛋的小一头,用另一只手遮住大的一头,对着火光分辨黑线。

    小萝卜丁再次叹气,感叹这种燃油灯的不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