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瞳 作品

8. 一个爹 三件套,反击的开始!……(第2页)

    霍去病人在马上,搭弓射箭,百步的距离便已射穿了靶心。

    卫无忧很上道的大力鼓掌起来。

    牛谁看了不说一声好视力呢

    可惜小霍对自己不满意“听说匈奴善骑射者,能在百步之外毫不费力射杀目标者。”

    卫无忧“”

    百步之外得是个远视眼吧老了得戴老花镜才能看清诶。

    相比儿子的抓不着重点,卫青则是无奈的笑笑“你又不是马背上长大的,当以长补短,循着他们的弱处给予致命一击才是。”

    霍去病握紧了手中的弓,大喝一声“是”,惊得卫无忧骤然回神。

    对哦。

    以己之长,攻彼之弱,这才是上策。

    对每一个大汉人来说,匈奴都是面目可憎的外敌。

    他们常年游击于大漠南北,骑兵悍匪不是在草原狩猎,便是在边境掠夺进犯。若是打不过,还会脚底抹油溜走。

    至如疾风,去如闪电,实在难应付。

    可就是这样的匈奴人,他们却十分不善于学习,不爱动脑子。

    据卫无忧了解,大部分匈奴骑兵都没有基本的盔甲,只有少数重要头领,才会穿着东拼西凑来的汉人甲胄作战。

    另外,匈奴人的马虽好,骑术也精湛,可是却没有基本的马鞍,只用皮革垫在座下舒适一些,像是高桥马鞍、马蹬这种大汉都没有出现的产物,他们就更不可能有了。

    这两样加上马蹄铁,凑个马具三件套,便是卫无忧想到的第一份大礼。

    小萝卜丁的眼中因为兴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大大方方开门见山,将高桥马鞍和马蹬一通介绍,满眼都写着“快夸我”三个大字。

    如今的大汉,广泛使用的还是坐垫式马鞍,一旦奔跑或是长时间马上作战,这种鞍具就会不可避免的让人因为多发力而疲劳。

    而所谓的高桥马鞍,就是后世已经普遍应用的马鞍雏形。

    它以木质为主,前后都有鞍桥,前直后曲,人坐上去舒适又稳固。

    对擅长奔袭作战的霍去病来说,便可以利用这种纵向的稳定,在疾驰的马上进行射击,大大提高了准头。

    而马蹬这东西就更不用解释了。

    以大汉的冶炼技术完全办得到,不过就是个铁环罢了。却能真正为腿脚部位一份稳定,作战起来事半功倍。

    在霍去病心中,卫无忧是卫青的后人,会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那都是应当的。

    就像他天生就该上战场一样。

    因此,比起卫青有些担忧的复杂神色,霍去病可简单多了。

    他开心,索性使劲儿揉搓幼弟的脑壳“你这小脑瓜不错啊,再长几年,给阿兄也能做个军师。”

    卫青脸一黑“做什么军师”

    霍去病才不管他舅父有多黑,扛着小家伙往营帐里奔“走,现在就去跟杜大说,让杜大一并都给做出来”

    四肢乱晃的卫无忧直接暴走“啊阿兄你为什么总拿我当个货物扛来搬去”

    被责怪的小霍笑了笑,扛着人的姿势可一点没变。

    营帐中,杜大刚刚进行到收尾工作,就迎来火急火燎的兄弟俩。

    霍去病“你来说。”

    卫无忧炸毛“放我下来纸笔”

    这回画得图可就带了些怨气,等卫小四画完,杜大笑着接过图纸,定睛一瞧,瞳孔顿时放大,咬着发白的嘴唇看向霍去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霍去病拍拍他肩膀“能做吗还得试试实战性。”

    杜大狠命点头,眼白里带着些细密的血丝,叫卫青不禁想到他那个身中数十箭战死沙场的护军阿父。

    卫无忧低下眸子,看向杜大脚上那双军营通用的长靴。

    羽林孤儿,短短四个字,也不知背后掩盖了多少家破人亡。

    大汉与匈奴,积怨已经足够久了。

    当年高祖刘邦死后,惠帝三年春,孀居的吕后便曾收到单于冒顿来信羞辱,说陛下守寡,孤王丧偶,不如“两好合一”。

    吕后震怒,却因白登之围的耻辱历历在目,朝中无将可用,只得听了季布的劝谏,忍气吞声蛰伏下来。

    这一忍便是六十三年。

    元光六年,也即是五年前,刘彻终于正式开战反击匈奴。

    从此之后,大汉的公主与钱粮不必再流水般送去示好,边境有了朔方、五原郡等新城,百姓才越来越有了希冀。

    卫无忧真心实意想。

    他必得与阿父阿兄一道,护住这份希望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  卫无忧听说明天李广的孙子要来揍我。

    霍去病那我揍一顿李广。

    卫青

    感谢在20230304 23:00:3420230305 22:53: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梦想变多肉大户 17瓶;逢考必过,考的全会、红红红豆子 10瓶;云兮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