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扶摇 作品

112. 翩翩姑娘的法术 “好丫头,真……

    “好丫头, 真没想到,你还有这番造化。”

    气氛松,傅海便忍不住玩笑起来,“等以后三叔再见了你, 少不得磕头喊一声王妃娘娘。”

    玉莲粉面一红, 转头就钻进了三婶怀里。

    她一个晚辈不好对三叔回嘴, 还不能借借三婶的势吗

    果然,最疼家里女孩的连氏搂着大侄女, 当即就嗔了丈夫眼, “孩子面前也没个正形,说什么胡话呢”

    傅海立时讪讪,“好好好, 是我嘴欠。你们娘儿俩,就是合起伙来欺负我。”

    他算是看明白了, 大侄女是越长心眼越多,没有小时候好逗了。

    不过,就这份心眼子,真是天生嫁入皇家的命。

    他们家在京城住了也有年了,高门大户里的笑话他看了不少,真真假假的宫廷秘辛他也听了不少。

    皇家的人呀,真是人均八百个心眼子,傅海自认是个灵巧人,若到皇宫里滚圈,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全须全尾的出来。

    刚知道玉莲可能要嫁给六皇子时, 傅海心里更多的不是高兴,而是担忧。

    但如今看来,这丫头还是有几分手段的。

    借着三婶的手收拾了三叔之后, 玉莲捧着圣旨,转过身便见母亲愁眉不展,父亲也只顾咕噜噜抽水烟,两人皆是言不发。

    她知道爹娘是担心自己,怕自己一个乡下丫头嫁入皇室应付不来。

    但事情已成定局,她自己也是愿意的,自然不能让父母担忧。

    “爹,娘,如今女儿的婚事有了着落,又是这么个好人家,你们应该替我高兴才是呀。”

    “高兴”朱氏只想叹气,“皇家的日子,哪里是咱们球门小户能想的何况你这丫头又唉,日后可该怎么办呢”

    傅江吐了个烟圈,眉心拧得极紧,“原本我和你娘都想好了,就在周边县城找个地主富户把你嫁过去。

    凭咱们家如今的势力,量他们也不敢怠慢你,辈子还不是得任由你作威作福”

    可他们想的再好都白搭,道圣旨下来,别说他们还没开始相看,就算是已经相看好了,也得就此罢手,权当没有这回事。

    老两口正在惋惜,却忽然听见女儿说“可是,女儿却并不愿意加入小门小户。”

    “什么”朱氏你以为自己没听清。

    玉莲正色道“自从我来了京城,琴棋书画,茶艺插花,搭衣裳,配首饰,背诵权贵谱系

    只要是那些大家闺秀该学的,我全都刻苦钻研,这一年来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力。

    试问爹娘,你们忍心让女儿嫁个地主乡绅,往日心血全部付诸东流吗”

    朱氏立刻动容。

    或许别人不知道,但她这个做母亲的,如何不知道这一年来,自己女儿花了多少精力在学习上

    只怕玉衡当年读书的时候,也没有她这么刻苦的。

    是呀,玉莲心血耗尽,把琴棋书画学得比京城闺秀也不差什么。难不成,是为了再嫁回寒门小户里去吗

    这跟让玉衡寒窗苦读十年,却连参加科举都不许,有什么区别呢

    “我的儿呀”朱氏一把抱住女儿,忍不住大哭了起来,“你怎么就生出了那样的想法”

    玉莲拍着母亲的背安抚,“娘你放心,六皇子来的那一天,我已经跟他说过了,他也不介意的。”

    正哭的朱氏听见这话,噎得直打嗝。

    她松开女儿,指着玉莲的手指抖啊抖,却偏偏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还是边上的连氏做了她的嘴替,顿足气道“你这丫头,怎么能跟他明说出来呢

    人家是皇子,城府深沉得很。他嘴上说不介意,谁知道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这时候,徒南薰适时说了一句,“六弟应该是真心不介意。他的生母刘嫔和养母郭玉妃,都是因为生产坐下了症候,早早仙逝的。”

    只怕六皇子自己,对于女人生孩子这回事,也有些心理阴影。

    这个年代的人虽然不知道“心理阴影”这个词,但道理就是那么个道理,千百年来都不会变。

    傅家几位长辈听了这话,都把心安下了大半。

    傅海更是说“若是生个孩子就要赔个媳妇,我宁愿找小妾生去。”

    “嗯”连氏不乐意了,扭过头来危险地看着他,“你说什么”

    傅海浑身个激灵,求生欲瞬间上线,“我就是打个比方,打个比方而已。

    媳妇你是知道我的,虽然我平日里爱出去喝酒听曲,但本身洁身自好,绝对不会做陈世美的。”

    见他神色诚恳,连氏轻哼了一声,“量你也没那个胆子。”

    其实三房的家业都在她手里握着呢,平日里傅海花多少钱,她都一清二楚。

    就那点开销,想在京城找姑娘,怕是连打茶围的钱都不够。

    等弟弟耍完了宝,傅江才慢悠悠地开口,“你这丫头,自小就和你哥一样有主意,我是管不了你了,只要你将来能忍住养庶子的苦。”

    虽然傅江不像傅海样喜欢出去交朋友,但他人在家中坐,知道的事情可点都不比傅海少。

    因为他爱听八卦,东大院里除了日常伺候的人,还专门养了几个小厮。

    这些小厮平日里也不用干别的,就是拿着傅江给的茶钱,到京城各大茶馆去喝茶听八卦,回来之后再把听到的都告诉他。

    傅玉衡知道他爹的爱好之后,还专门让卫三宝去买了个会写字的小厮,专门在一旁记录,以便他爹想回顾的时候能随时回顾。

    因而,傅江这个整理家里蹲的,每个月的花销,反而比傅海这个喜欢出去跑的还多。

    毕竟傅海不是每天都出去,而且他们几个朋友吃酒听曲,都是轮流会账。

    傅江派出去的那些小厮为了讨好老爷,个个都削尖了脑袋探听八卦。

    开始只是街面上的,慢慢的在各大茶馆都混熟了,客人都知晓他们爱听这些,又不会往外泄露。

    有些爱卖弄的,有些想找人倾诉的,还有些贪图那一碗茶水的,都把些外人不知道的密辛说于他们听。

    其中不乏富贾豪绅,高门大户里的小厮家僮,让傅江这里的八卦来源大大扩张。

    如果这里不是京城,不是权贵云集之地,傅玉衡真想就着这些原材料,办版京城八卦报,定卖得很火。

    也正是因为高门大户的八卦看多了,傅江比般男人更懂得后宅争斗的残酷。

    朱氏为啥愿意让丈夫花这个钱呢因为对她来说有好处。

    那就是见识广了之后,傅江的虚荣心大大降低,再也不想着给老家那群族人施恩,以此来炫耀自家如今发达了。

    毕竟自古以来,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直在重复上演,是个永远也不会衰落的长青剧目,那些大家族里又怎么可能少得了

    就凭这一点,朱氏就觉得,每个月花出去的那些银子,值了。

    玉莲笑了笑,明显成竹在胸,“爹你放心,我既然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做好准备了的。”

    虽然她自小就受傅玉衡的影响,但毕竟成长的大环境在那儿放着呢。

    因而,她心里并不反感丈夫因传续香火纳妾。

    在乡下时,那些因家里没有男丁,或者是没有年长男丁,男主人死了之后就被族亲们吃绝户的事,她也见得多了。

    那些当家主母们,真是巴不得家里有个庶子呢。

    便在此时,门房那边来报,说是东昌公主府派了两个管事媳妇来,给大姑娘贺喜。

    众人赶紧各自归去,徒南薰、朱氏和玉莲都换了见客的衣裳,同到正院去会客。

    等东昌公主府的人走了之后,荣国府和林家派的人也来了,而后就是离得最远的河阳公主府。

    其余各家亲朋不必赘述,反正天下来,光是见客,就把娘儿三个累得一根手指都不想抬了。

    好在徒南薰昨天就有准备,给各家的回礼都是现成的,若是仓促间接到赐婚圣旨,怕是要把人忙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