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胸有丘壑的迎春(第2页)
探出便问:“那凤姐姐觉得,若是我们联合举办一个全国范围的少年诗赛,会否引起轰动?”
“少年诗赛?”
“没错,没错,只准十岁以下的参加,不分男女。”湘云憋不住了,抢答道,“有三姐姐诗社杂志的名气,再加上你们报社通行天下的宣传,还怕不应者云集吗?”
凤姐眼光老辣,听见计划的雏形便眼睛一亮,脑子里几乎是瞬间就盘算出了两三个宣传方式。
“这倒是个好主意,谁想出来的呀?”
话虽然这么问,但她的目光却已经转向了探春。探春微微一笑,“这回你可猜错啦,是我跟二姐姐说话的时候,二姐姐打着棋谱随口提的。”
“二妹妹?”凤姐着实一怔,“她整日里不食人间烟火的,我还以为她要靠棋道成仙了呢,竟然还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探春道:“是我觉得诗社发展还是太慢了,就在她面前抱怨了两句。那天我带了一本唐代的孤本棋谱送给她,她急着研究上面的珍珑,大约是懒得应付我,所以才随口出了这么个主意把我给打发了。”
凤姐惊叹道:“这可真了不得了,咱们这位二姑娘,何止是胸有丘壑呀。”
探春脸上露出了骄傲之色,“那是。大伯母的娘家可是文官里的第一高门,家里的藏书比林妹妹家的还多。二姐姐打小就在张家读书,咱们听都每听过的孤本不知道看了多少。”
她只是替姐姐骄傲,随口说了几句,等散会之后,凤姐见了傅悠,也当做奇闻随口说了。
两个接力说嘴的都是无心之言,偏傅悠这个转了两道弯才听见的人动了意。
※※※
没过多久,发行全国的《京城周报》和一系列 出版社发行的杂志上,都打上了同样一条广告。
——诚邀天下少年英才,以诗会友。
要求很简单,只是年龄在十岁以下,把《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读通了的,都可以在当地报社投稿。
所有稿件皆会汇总到京城总部,由礼部尚书林大人为首的一众儒学名家,和《海棠诗社》期刊上公认的诗词大家们共同审稿。
接到的所有来稿,无论好坏,都会通过《海棠诗社》刊出,以示评选标准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海选稿里的前一百名,可以进阶第二轮评选,这一百人投的诗稿,不但可以刊登在《海棠诗诗》,《京城周报》上也会分出专门的版面刊载。
比起小众的《海棠诗社》,显然是《京城周报》的发行量更大,影响力更广,吸引力更足。
人生在世,所求无非名利二字。
太史公说的好: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作诗投稿这件事,除了一点笔墨费,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可一旦胜出写,却能获得巨大的声望。
如此一本万利……不,几乎是无本万利的买卖,但凡是个会做诗的,谁不愿意来掺一脚?
在收稿的一周之内,全国各地投来的诗词有将近两万首。
如果不是征稿启事上明确规定了,一个人只能投一首,只怕收到的还能更多。
这是个大工程,整个出版社和海棠诗社,都前所未有的忙碌了起来。
他们一边筛选评定诗稿,一边按照来稿顺序,陆陆续续把那些诗词刊登在《海棠诗社》月刊上。
甚至于为了能把来稿尽量快地刊登完,原本一个月只出一期的《海棠诗社》,那个月硬生生出了三期,其中两期别的内容都没有,全是各地投来的诗稿。
虽然这些诗词的水平良莠不齐,但有诗赛的噱头在,还是有很多好事的人愿意买来看一看的。
如此一来,销量竟然暴增,得来的钱财竟勉强足够这次的运行经费了。
※※※▓
探春一手账本一手算盘,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又省了一笔!”
“姑娘,姑娘。”侍书兴冲冲地跑了过来,“我听到一个大消息!”
“什么消息呀?”探春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头去拨弄账本了。
见她一点都不感兴趣,侍书却不以为意,一字一顿道:“咱家二姑娘出山了!”
“昂?”探春一呆,“什么意思,什么叫出山了?难不成二姐姐是蒙荫入仕去了?”
“哎呀,不是!”侍书急忙解释道,“二姑娘没做官,是去给傅郡主做幕僚了。听说傅郡主新近点了台州知府,要不了多久,二姑娘就要跟着她到台州赴任去了。”
“知府?”这回探春当真是大吃一惊,感慨道,“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呀。这才过了多久,悠悠姐就做知府了。不过……”
她皱眉迟疑道:“二姐姐怎么突然就要给人做幕僚了,大伯母会同意吗?”
侍书道:“既然消息已经传出来了,想来大太太也是同意的。”
探春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想来也是,大伯母从来就不是个迂腐的人。因为咱们家的权势,便是二姐姐将来后悔了,嫁人还是招赘也都无所谓。”
还是那句话,家庭容错率高。
可饶是如此,迎春能下定决心给一个人做幕僚,并跟着对方远离家乡,也大大出乎了探春的意料。
也是从这一刻起,她才真正意识到:前世是前世,今生是今生。便是同一个人,换了不同的生长环境,也会养出截然不同的性格。
探春道:“你帮我收拾一下东西,我去找祖母禀报,趁着二姐姐没离京之前,我得回去一趟给她践行。”
吩咐完了侍书之后,探春回家换了一身衣裳就去拜见祖母。
史太君的年纪到底大了,难免精力不济。如今已经不到剧组去了,从事的工作也从道具师变成了道具顾问。
探春很清楚史太君的作息规律,专门挑了一个她刚睡醒没多久的时候。
“孙女给祖母请安,祖母今日精神头可还好?”
史太君正歪在榻上,一个小丫头正给她捶腿,鸳鸯就坐在她身侧,拿一把团扇轻轻地扇,看起来好不惬意。
听见探春的声音,她微微睁开了半瞌的眼睛,笑咪咪地冲孙女招手,“是探丫头来了呀。快过来吧,到祖母身边来坐。”
探春从善如流地走过去,在她脚踏边坐了,颇为依赖地靠进祖母的怀里,“祖母,探儿想你了。”
“这么大了,还撒娇。”史太君好笑地点了点她的额头,嘴里吩咐鸳鸯,“快把我特意留下的那叠花生酥端过来,探丫头想祖母了,祖母疼你。”
探春嘻嘻笑着在她怀里拱了拱,神态与一个真正的七八岁小姑娘没有任何区别。
她已经完全摆脱了前世的桎梏,真正活出了新生。
她是贾探春,却不是那个自小困在闺训里,明明浑身难受,却又不知该如何解脱的刺玫瑰了。
如今的贾探春张扬肆意,有广大的空间等着她肆意施展,早就用不着表面的尖刺来保护自己柔软易碎的内核了。
等鸳鸯端了花生酥来,探春自己吃一块,就给祖母喂一块,祖孙二人很
快就把一碟子八块给解决了。
鸳鸯不得不提醒道:“老祖宗,您今日的糖分摄入已经足够了,午膳和晚膳切不可再吃甜食了。”
史太君:“……知道了。”
她低头叹息地看了自家小孙女一眼,“我这可都是为了你呀!”
探出眨了眨眼,非常乖巧地道谢:“谢谢祖母。”
至于史太君想的,孙女愧疚之下会答应帮她偷渡糖果的事,探春权当没看出来。
“哎呀,你这个小机灵鬼呀!”史太君很恨地戳了戳她的脑门,自己倒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