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扶摇 作品

第263章 灵秀黛玉,机敏宝钗(第2页)

这两家子反应还算正常,就算是最没城府的贾赦,欣喜起来也是很克制的。

欢喜过后,众人的目光转向了玉莲和敬王这对颜控夫妻。

他俩人分明朝夕相处,此时却像是三日不见,如隔十秋一般,执手相望,四目放光。

玉莲:“莫非玉郎当面?”

敬王:“感念紫芝盛情。”

正给傅昭擦口水的紫芝“啊”的一声,满脸懵逼地看了过去,却见人家夫妻俩正深情凝望,飘飘乎不觉外物呢。

贾敏“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窝在她怀里的黛玉突然奶声奶气地念了一句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此言一出,众人皆侧目。

黛玉才多大?不到两岁的年纪。

这么小的娃娃,能背诗就已经很了不得了,竟然还能一语道破别人用的典故,夸一句天纵奇才,半点都不亏心。

玉莲和敬王也顾不上商业互吹了,手牵着手走了过来,满脸兴味地逗弄小姑娘,“黛儿,这是谁的诗呀?”

黛玉半点不怯场,昂首答道:“是唐时李商隐的。”

方才这俩人引用古诗互吹,一个说丈夫是仙君,一个夸妻子是仙女,那是半点不显寒碜。

此时逗弄小姑娘,又哪里费得了俩人一分的脸皮?

敬王就问:“这诗你会背几句呀?”

黛玉忽闪着大眼睛说:“全篇都会。”

敬王不依不饶,“全篇是几句呀?”

黛玉:“……”

还没接触数学的小姑娘,卡壳了。

先接触数学的宝钗见妹妹懵逼,就拽了拽黛玉的衣袖,大包大揽道:“妹妹你来背,我帮你数。”

两个小姑娘也是经常一起玩的,听见宝钗姐姐这样说,黛玉半点迟疑都没有,扯着嗓子背了起来。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她每背一句,宝钗果然就数一个数字。等全诗背完,她也刚好数到八。

然后,黛玉就很得意地对敬王道:“全篇八句。”

敬王看了一眼帮人作弊的女儿,也只得吃了这个哑巴亏,好笑地解下腰间的两块白玉,一人奖励了一块。

“黛儿背得好,钗儿的算术也不错。”

这种做客时随身戴的玉佩,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都不是贵重东西,林如海夫妇自然也不会扫兴的推辞。

一旁的傅玉衡叹为观止,对林如海道:“林兄,你这个女儿可真了不得呀!”

说完又看了看自己两岁多了,还只顾憨吃憨玩的儿子,顿时就觉得被比下去了。

不过这种微妙的落差感也只是一瞬间,很快就被他自己甩到脑后了。

还是那句话,他这辈子前十几年拼死拼活的,不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女不必再奋斗了吗?

女儿是自己要上进,他不会拦着;若儿子想做个咸鱼一辈子躺平,他也会赞成。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在这一点上,他和苏东坡颇有共同话题。

今日请客,本也不是为了炫娃或者是看别人炫娃,只是要将自己得了美白丹药的事广而告之。

只等宫中听闻之后,就把丹药献上七八颗去,只是说众人试用之后,就剩了这么多。

掐指算算,银雀、黄莺各用了一颗,他爹娘各用一颗,他岳母用了一颗,他三叔三婶也用了一颗。

还有傅栓和石琳并他们的儿子傅焱,也都已经用过了。

在宴客之前,他还特意请辛九娘和伍秋月出手,往山东送回去几颗,往江南也送了几颗。

目前为止,他们家在世的人都用过了,日后这丹药也可以在世间绝迹了。

到时那些面膜、面霜、精华、浴盐、精油,可以请娇娜研究一下配方,日后由董老板全国铺货,长期出售。

※※※

美白的丹药很是在京城引起了一番热度,但这么珍贵的东西,任谁都不会觉得随随便便就能得到一堆。

因而,在听说寿宁侯把剩余的七颗全部献入宫中之后,那些蠢蠢欲动,想到傅家求一颗的人,立刻就熄了心思。

提前得了一颗的淮阳长公主十分惋惜,却也没有想着来为难侄女,而是趁着老圣人还没有离宫,跑到宫里去磨自家哥哥了。

老圣人被她闹得头疼,“你和薰儿她们姊妹三个一向交好,我就不信了,薰儿得了这好东西,会不想着你。”

淮阳长公主道:“薰儿的确没小气,我和两个大侄女家里,都按人头给了。”

“那你还进来求什么?小傅可是说了,这丹药也就是头一次吃才有效果,你回去把自己的吃了不就完了。”

虽然他是太上皇,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当家做主的是他儿子了。那些献入宫中的丹药,自然也得由他儿子做主。

当今圣人的后宫人数虽然不多,却也绝对超过了七这个数。

再加上圣人还有两个女儿,还得孝敬他这么老爹一颗,哪里够分呢?

老圣人实在是不愿意为了这点小事,让儿子为难。

淮阳长公主忽然扭捏了起来,低声道:“我想给三郎求一颗。”

老圣人一怔,有了点不好的预感,“哪个三郎?”

“就是袁三郎嘛。”

好了,预感成真了。^

“我记得,那小子是袁卿家的幼子,得比你小十几岁吧?”

“是呀。”淮阳长公主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还奇怪地问,“您不是早就知道吗?怎么原来不问,如今又突然问起来了?”

老圣人深吸了一口气,不答反问:“你不会对他动真情了吧?”

“为什么不会?”长公主是一点都不避讳自己的心思。

想来也是,任谁对着一个又年轻又貌美,还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人,会半点不动心呢?

长公主年轻时期望从薛放那里得到的感情,却在几十年后,在一个和对方毫无相似之处的少年郎身上得到了。

曾经她以为早就泯灭殆尽的少女心思,一点一点被这少年郎用真情勾了出来。

若是问她有没有爱过薛放,她只会不确定地说:“也许吧。”

可若是要问她如今是否喜欢袁三郎,她却可以很肯定地说:“喜欢,非常喜欢。”

老圣人长长吐了口气,“你若是喜欢,就当个面首养着好了。我跟皇帝说,让皇帝给他个官职。”

长公主听出了他的意思,不禁面色微变,“皇兄,三郎有官职,太仆寺少卿。”

太仆寺是个清闲衙门,没有半点实权的那种。

袁三郎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入仕,分明有大好前途,却情愿任职于太仆寺,为的是什么,明眼人一看便知。

老圣人皱眉,“这还是个痴情种?”

他仔细看了看自己妹妹,生得美艳无双,还带着一股成熟的韵味儿,的确有吸引少年郎的资本。

但堂堂长公主,二嫁无所谓,嫁给一个比她小十五岁的少年郎,就难免惹人议论了。

老圣人纠结了片刻,对何玉道:“你去把皇帝请来。”

虽然他对世俗教女子贞洁的教条嗤之以鼻,但还是那句话,如今当家做主的是他儿子,这种事关皇室声誉的事,自然得问问皇帝的意见。

恰好圣人今日不大忙碌,很快就赶过来了。

听了老圣人的话之后,圣人抚掌笑道:“姑姑乃堂堂长公主,皇室贵胄,莫说是个小十五岁的少年郎,便是小二十岁的又如何?”

长公主眼睛一亮,真心实意地拜谢,“多谢圣人成全。”

圣人双手把自家姑姑扶了起来,“姑姑安心回家去,过不了多久,皇后赐婚的懿旨就会送到你和那袁三郎手里。”

长公主千恩万谢地去了,连美白丹药的事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