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开辟新赛道(第2页)
若不是一开始就被分到了贾政的书房,其实大老爷贾赦才是最好的选择。
给大老爷做妾,只要安分守己,就不怕没好日子过。
不过,赵国基家的想不了那么多,她一心只想着妹妹怀了老爷的孩子,他们一家也要跟着发达了。
姑嫂二人虽然各怀心思,但如今的目标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平安生下肚子里这个孩子,最好能求着贾政,谋一个姨娘的体面。
※※※
听闻这两家接二连三传出的孕信之后,傅玉衡难得有心思回想了一下,那早已经被他忘光光的《红楼》原着。
男主角姓贾,女主角姓林,两人还是表兄妹……或者是表姐弟?
这个真忘了,只知道一个叫宝玉,一个叫黛玉。
贾敏如今怀的这个,不用说就是女主角林黛玉了。
至于男主角是谁,看如今的情况,还真是扑朔迷离。
话说,那贾宝玉究竟是贾赦的儿子,还是贾政的儿子呢?
这个问题,只能等他们出生之后,傅玉衡才能得知了。
对了,还有一点,据说贾宝玉之所以叫贾宝玉,就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嘴里含了一块鸽卵大小的美玉。
鸽子蛋这玩意儿也不小了,一个才出生的婴儿,嘴里真能塞这么大东西吗?
就算能塞得下,真的不会伤到喉咙和口腔吗?
这不科学呀!
不过再想想这是个玄学世界,他也就不想着讲科学了。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美玉并不是贾宝玉胎里带的,而是出生之后,他娘给他塞嘴里的。
这样做的目的也很容易说通,就是后宅女子争宠。
如果真是出生之后才塞嘴里的,那他很可能就是贾政的儿子。
因为张夫人根本用不着这种争宠的手段。
他不知道因为自己产生的蝴蝶效应,改变了张夫人早逝的命运,也就给自己的判断少了一层弯路。
如果他真把原着记剧情记得很清,恐怕这个时候要更加纠结了。
所以说,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嘛。
老祖宗的智慧,还是很值得相信的。
这些念头也就是在他脑子里过了一下,很快就被他抛出脑后了。
他今天可是有正事的,马义成昨天特意给他送了拜帖。
见他弄得这么正式,傅玉衡也不得不重视了起来,特地把今天上午的空闲全都挪了出来,准备接待马义成。
马义成一向守时,刚用过早膳不久,就带着绿萝一起来了。
由于他和绿萝一人一狐,天然存在着生殖隔离,绿萝又不愿意让他消耗法力,所以两人一直都没有孩子。
没孩子有没孩子的好处,特别是当两口子都有自己的事业,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都不匮乏的时候。
这些年,两人一直过得很滋润。马义成主要负责在外演出的事,绿萝就是背后的大总管,管理着这个子公司的一切账目。
他们配合默契,把事业越做越大,吸收了许多草台班子里的优秀配音演员。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还有戏曲的文艺复兴,电影、电视和戏曲,逐步压缩有声距的生存空间。
那股新鲜事物带来的劲头过去之后,纵然有声剧这一行也在不断的革新,奈何分蛋糕的人多了,钱自然也就不好挣了。
像马义成这种背靠大树的大班子还成,不但能养活员工,还每年都有不菲的盈利。
但那些趁着东风搭起来的小班子,好不容易熬过了激烈的竞争,成了沙里淘金的那个金,又要遭受来自行业外的冲击。
不少班子都办不下去,就地解散了。
绿萝拍板做主,趁机吸收了不少优秀的配音演员,让她们内部员工更加优化了。
但就目前的市场,如果不能另辟蹊径,有声剧的前程也就这样了。
今日马义成夫妻之所以如此正式地前来拜访,就是来找傅玉衡求助的。
虽然他们不差钱,但这项事业是他们夫妻的心血,也关联着很多人的饭碗,但凡有一线希望,他们都愿意去试试。#
听了马义成的诉求之后,傅玉衡沉吟了片刻,说:“我这里有两条路……你不用选,两条路你可以并行。”
正准备做抉择的马义成闻言,大大松了口气,笑着催促道:“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傅玉衡道:“你也知道,如今影视业正蓬勃发展,许多演员争相入行,比之当年峰起的有声剧班子也不遑多让。
演员多了之后,质量就难免参差不齐。有些演员虽然演技差强人意,但台词功底却总是差那么一口气。
你们做有声剧的,别的不说,台词方面肯定比专业演员都强,不然也不能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抢到肉吃。
我的意思是,咱们再合伙办一个配音公司,专门给台词不大好的演员配音。”
“这……这能行吗?”马义成不大看好,“如今想做演员的这么多,大浪淘沙之下,连台词都说不好的,很难拿到好角色吧?”
傅玉衡笑道:“你是个光风霁月的君子,在这方面自然就不懂了,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逃不开潜规则。”
虽然傅氏集团内部比较清明,演员都是靠真本事自己争取角色,但不是每个影视公司都像傅氏集团一样的。
纵然傅玉衡是这一行的领头人,但也只能制定明面上的规则。像这种暗地里的交易,他管不了,也管不过来。
这样一来,就难免有些滥竽充数的,演了重要配角,甚至是主角。
为了抢占收视率,那些玩了潜规则的公司,一定会想办法从别处弥补。
比如找配音,靠配音润色演技。
这就是风口,而且目前这个风口,还没有别的人看见。
快人一步,就是最大的机遇。
马义成听得目瞪口呆之余,也直接决定跟着他干了。
这么多年来,他还没见傅玉衡的眼光出错过。
“这条我走了。第二条路呢?”
“第二条路就是,我准备开发一个新的软件,一个集听书和听有声剧于一身的软件。”
“听书?”
有声剧他熟悉,不过……听书?
傅玉衡解释道:“你知道的,人一旦上了年纪,视力就会下降,看书难免不便。就算可以配眼镜,但长期戴着眼镜,鼻梁和耳朵都不舒服。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分角色,声情并茂地把书读出来,既解决了看书的烦恼,又能得到一场听觉盛宴,岂不美哉?”
入行多年的马义成立马就听明白了,“若是再配上背景音乐,不就和有声剧差不多了吗?”
“不错,是差不多。”傅玉衡点了点头,“但既然是听书,旁白肯定是要完整念出来的,跟有声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有声剧的场景,得靠一切声音给听者想象空间,有声听书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一开始可以从小说做起,市面上那么多流行的小说,这是一片很大的市场空白。
至于四书五经,若是弄不到名家注解,宁愿不要涉及这一领域。”
在这个年代,用作休闲娱乐的小说话本,和科举举业用的经史子集,在地位上天差地别。
马义成却笑了起来,“若说名家注解,我眼前做的这位,不就是个现成的名家吗?”
傅玉衡一怔,反手指着自己,“你是说我?”
他立刻摆手否决,“不行,不行。我虽然考过状元,但玩乐这么多年,对科举上的事早就松懈了,干
嘛要去误人子弟呢?”
马义成笑道:“反正这个不急。就像你说的那样,先从小说话本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