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扶摇 作品

第235章 宝钗出生,张夫人有孕(第2页)

首先肯定是认字,但王熙凤认字用的却不是《三百千》,而是《大夏律》。

几个月下来,王熙凤字认了多少且不说,律法却被塞了一脑子。

律法的威力是巨大的,刚学习律法的人还想不到去钻律法的空子,王熙凤的敬畏之心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趁着这个时机,老师又时常给她讲一些外面的事,比如哪家权贵事发,连内院女眷做的恶事都被抖落了出来,整个都抄家灭族了。

这些人家,比王家爵位高的,比王子腾官位高的,多了去了。

王熙凤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他们王家远没有她以为的那样厉害。

莫说是王家了,就算是她以后要嫁进去的荣国府,也容不得她肆意妄为。

经过这几个月的沉淀,王熙凤不说脱胎换骨,也和从前判若两人。

用傅悠的话说,就是看起来顺眼多了。

傅悠是纯粹不喜欢没真本事还爱挑战规则的人。

她之所以和王熙凤经常见面,还关系不亲密,主要原因就在她。从前的王熙凤,她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如今看王熙凤顺眼了,她自然就愿意和对方亲近了,倒让王熙凤受宠若惊。

不过,

傅悠是个社交恐怖分子,只要她愿意,还真没谁能从她手心里逃过去的。

连一刻钟都没过,王熙凤又开始自我怀疑了。

——难不成真是我以往太张狂了,连郡主这么好说话的人都看不惯?

“想什么呢?”傅悠偏过头来问她。

“没什么。”王熙凤把桌上的糕点碟子往她这边推了,“这个糕点不错,像是用鹿奶做的,郡主也尝尝。”

得了她的推荐,傅悠顺手捏了一块就吃了,“的确是鹿奶,不过还掺了椰汁。”

王熙凤便问道:“我听说你们家在南边也有生意,每年都会送回来许多生在海边的果子?”

“不错。”傅悠点了点头,“在那边主事的是一对姐妹,主要是帮我爹种橡胶的。橡胶你知道吧?我们家有辆四轮马车,轮胎就是用橡胶做的。”

“当然知道,我还有幸坐过一次呢。”王熙凤脸上露出了羡慕之色。

傅悠看了她一眼,笑道:“经过这几年培育,橡胶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了。估计等不到明年,四轮马车就可以定做了。”

她的意思很明显:提前透露个消息给你,你若有意的话,也可以占个先机。

王熙凤眼睛一亮,“郡主此话当真?”

“什么当真?”出去更衣的徐慧正好回来。

王熙凤看向傅悠,一时不知道这个消息该不该在徐慧面前说出来。

傅悠见此,失笑道:“慧慧姐已经知道了,就是四轮马车的事。”

她和王熙凤是今天才关系突飞猛进,但和徐慧却是打小就要好。王熙凤能知道的消息,徐慧怎么可能不知道?

而王熙凤也很快就明白了过来,自解自嘲道:“却是我小人之心了,真是该罚。”

说着,自己端起桌上的果酒喝了三杯,“郡主和县主大人不计小人过,可别跟我计较了。”

徐慧微微挑了挑眉,可算是知道,悠悠表妹今日为什么乐意和着王家大姑娘说话了。

几个月不见,这位王大姑娘长进不少呀。

既然傅悠已经表现出了接纳的姿态,徐慧自然跟进,也更让王熙凤觉得,是自己从前的做派不讨喜。

满月宴过后,敬王府的小郡主就正式有了名字——宝钗。

其实在她未出生之前,嫡母玉莲就帮她准备了好多名字。

但真等她出生之后,玉莲却又觉得,还是让她的生母王侧妃取比较好。

王侧妃心里也偷偷琢磨了几个月,觉得“宝钗”二字最好。

只是那时候她只敢在心里想,也并不觉得自己有给女儿取名的权利。

就算王爷不愿意为女儿费心,也还有王妃呢。

所以,当玉莲告诉她,可以给自己女儿取名字的时候,真就像一块香甜的馅饼直接掉进嘴里,幸福感直接拉满。

原本对于女儿养在王妃身边,她还有些不舍,如今却为自己的小心思羞愧起来。

——王妃已经这么大度了,她又何必小人之心呢?

等她出了月子的第二天,正踌躇着该不该到正院去见女儿,玉莲就直接派了人,请她到正院说话。

虽然都是妾,但皇家的妾不同寻常,玉莲也不可能让她像寻常人家的姨娘一般,站着打帘子。

等行过礼之后,玉莲直接就给她赐了座,徐徐交代道:“大姑娘虽是养在我身边,但我的事比较多,不可能时时照看着。你日常若是有空,就过来帮忙照顾看大姑娘吧。”

王侧妃大喜过望,急忙给玉莲行了大礼,“多谢王妃恩典,多谢王妃恩典。”

玉莲笑道:“快起来吧。这府里只有我们两个,日常一起说说话,也算是解闷了。

你的陪嫁里应该也有嫁妆铺子,很该学着打理,不能把所有事都交给

如若不然,天长地久的,他们见你好性,就会合起伙来糊弄你。”

这都是金玉良言,王侧妃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自然感念在心。

从这以后,王侧妃真就试着打理自己的嫁妆铺子,有不懂的地方也试着来请教。

玉莲也没藏着掖着,但凡她来问,就尽心指导。不但教她怎么做生意,还教她如何识人用人。

王侧妃幼年丧母,从小就缺少母亲的教导,继母甄氏有意无意把她的性子往歪了养。

虽然随着两位嫂子先后进门,继母收敛了许多,但她的性格已经养成了,很难掰回来。

嫂子毕竟不是母亲,对她这个小姑子也不好太过严厉。

如今她嫁入王府,玉莲是她正儿八经的当家主母,无论是教她还是管她,都是理所应当的。

时隔多年之后,王侧妃与缺失的课程,竟然是以这种方式补上了。

不得不说,世事当真奇妙。

也因着有了这师徒之谊,王侧妃对玉莲更加敬重,也更加信服。

等宝钗逐渐长大,逐渐懂事的时候,一切教导都以玉莲为准,她就是最专业的捧哏。

不过这都是后话,如今的王侧妃还在兢兢业业地跟着玉莲学习呢。

玉莲还打趣她,“你若是不好好学,将来说不定就要跟咱们宝钗做同窗了。”

这怎么能行呢,我不要面子的吗?

王侧妃心中一凛,学习得更加用心了。

只是她的性格早就定型了,对犯了错的仆人和管事总是心软,玉莲不得不给她安排了两个厉害的管事媳妇,专门帮她立威。

※※※

大约今年真是个好年景,宝钗满月没多久,荣国府继贾赦得了一个女儿之后,又诊出了张夫人有两个月的身孕。

这真是谁都没想到的,连张夫人自己也想不到,她已经这个年纪了,竟然还能老蚌怀珠。

一般情况下,大龄孕子对母体是很大的负担,荣国府上上下下都严阵以待,就连张夫人自己都做好了把婆婆请回来的准备。

哪知道这个孩子极为省心,张夫人没觉得有半点不舒服,管家理事照样风风火火。

所幸袁家姑娘已出了孝,趁着这个节骨眼儿,他们直接和袁家商量了,把儿媳妇给娶回来管家。

这门婚事两家早有默契,若不是出了袁太太那档子事,袁姑娘早该是他贾家的人了,此时自然也不会闹妖。

于是,才到敬王府喝了满月酒,傅玉衡一家子又去荣国府喝了喜酒。

这一年先是荣国府的李姨娘生了一个女儿,又有晋王府的王侧妃生了一个女儿,现在又轮到荣国府娶亲。

傅玉衡私底下和徒南薰嘀咕:今年咱们的贺礼,都让贾王两家给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