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对阵宋江......

是否真如卢俊义所说——宋江生了一颗怂胆, 这很难评。

水浒中宋江哥哥也带人杀进杀出,不算怯战怕死,但又不敢反抗到底, 热衷招安。

在盐军对梁山泊围而不攻的这一两月里,梁山好汉们偶有突围, 只是次次都无功而返。

光论单兵战力, 或许盐军的普通兵士不及某些梁山好汉。

但两军交战, 是看军队的整体战力, 装备精良、令行禁止、互为臂助,又懂得团结配合,便是武功天下第一人入得阵中,都只有被围剿致死的下场。

过往三五好汉们的试探性突围, 各处盐军轻易就打回去了。

到了今日, 梁山泊之中无论物资储备, 还是好汉们的精气神, 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突出重围, 势在必行。

“禀报知州!”

一大早,西门卿起床刚洗漱完毕,此次围剿梁山泊的水军头领阮小五, 就亲自入帐禀报。西门卿见阮小五只草草换掉一身干爽衣服, 头发还湿漉漉滴水,便知这是亲自潜进梁山泊探听消息刚归。

如此匆忙, 必然紧急。

“可有要事?快快禀来。”

阮小五神态激动, 抱拳禀道:“昨夜属下亲率好手,潜进梁山泊探听贼众动向, 发现各处灯火通明, 贼众四处走动。情知梁山贼众将有大动!”

“属下就令好手沿水道四散开去, 各自仔细探听,自个儿又上了岸,潜入探听……”

“在贼窝之中,你们人单势薄,要以自身安危为要,敌情也该退一步之地。”西门卿关怀道。

人没了,便是探听到敌情也传不出来,反而打草惊蛇。

但语言的艺术就在于此,换个说法听在耳朵里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阮小五闻言就很受用,心生暖意,“我们潜入时万般小心,不曾遭遇危险。”

继续禀道:“最终探听得知,贼首宋江召集贼头子们,经商讨决议:梁山贼众将于今日午后饭饱困乏之时,三军齐出,大举突围!”

终于来了。

西门卿没有惊慌,反而期待已久。

“传令各千户、百户,帐中议事。”

……

其实有甚么可议的呢?

近两个月以来,数次查漏补缺,盐军对梁山泊的围困已滴水不漏。

梁山好汉们要想突围,只能正面硬战。

如果西门卿是宋江,那他会在盐军初成围困之势时,就三军齐出、全力突围,那时或许借着地利之便,还有可趁之机。

如今宋江既然只能硬战突围,那还有什么可议的呢?

“各处严守关卡,或杀或俘,切不可放过一个贼寇!”

“各水寨的楼船入水,驻扎水道中央,护卫舰船排列水道,先锋轻舟穿梭巡逻,一如往常,不可懈怠!”

负责各处关卡、水寨的百户、总旗等将领,纷纷抱拳领命。

“遵令!就连梁山泊一只苍蝇,都绝不让它飞出!”

“遵令!”……

现在当下,西北有西夏,被有辽国,东北有金国,整个北边都是骑兵的天下。

骑兵来去如风,急速冲撞,铁蹄践踏,还有居高临下的高地优势,马军战力普遍比步军高出许多。

——或许盐军的步军除外,在绝对的兵械优势之下,高头大马与瓜果蔬菜也无甚区别,正确应对就都是砍瓜切菜罢了。

不得不说,同等条件之下,骑兵优势确实突出。

盐军在大力发展马军,水浒中梁山的三军以马军战力最大。

因此,西门卿最后道:“各处关卡和水寨之外,本官将带领二百骑兵,在梁山马军必经之路增援拦截。”

从齐州回来时,就把武松带的骑兵调拨来二百骑,带回了梁山泊。

除去最后骑兵增援的布置,都遵照往日戍守布置即可,只提醒各处格外戒备而已。

如此这般,应对梁山好汉们即将三军齐出的全力突围,所有布置都做好了。

燕青看看焦急的主人卢俊义没出声,而后者看看鲁智深,又看看西门卿,几次张口欲言又没能开口。

西门卿转去和帐中大小将领挨个单独叮嘱之时,鲁智深终于接收到他大师兄使的眼色。

玉麒麟(焦急):师弟!西门知州怎忘了师弟?

花和尚(不解):哥哥出战,洒家当然是要跟在哥哥身边的,这有甚?都不必特意安排。

玉麒麟(焦急):唉!师兄其实是想说,知州怎的忘了我?

花和尚(大悟):哦!师兄是这个意思啊。

“哥哥!洒家和师兄,哥哥作何安排?”鲁智深大剌剌地就问出来。

玉麒麟:嗐!师弟怎么直接就问出来了!

花和尚:有问题直接问,洒家从来都是这般。

西门卿发现二人的眉来眼去,好似是才想起一般,又神色不解:

“为兄出战迎敌,二弟若在身边自当是先锋,不是向来如此?”

“二弟骑得马,耍得一根禅杖,又有一身巨力,不管是马上对敌,还是马下拦截,都可谓一夫当关。”

看向玉麒麟卢俊义和浪子燕青,“本官素闻‘玉麒麟’一杆麒麟黄金枪、一身麒麟黄金甲、一匹麒麟兽(宝马),堪称“河北三绝”。惯使一条棍棒,江湖上难寻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