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二城易主 百姓闻名来投,小弟纳头便拜,却高兴不起来......(第2页)
于是一些消息,便风一般,悄悄传入市井、播向山野。
西门卿北上途中,避开了齐州治所的历城县,稍微绕路便往禹城县而去。
最终,在禹城县城外驻扎。
而此时,后面远远地已经赘上了一串百姓。
这些百姓面貌不佳,一看就是走投无路寻个生门的流民——便是眼下没有天灾战乱的年景,流民也随处可见。
虽心中已有所猜测,还是吩咐几个兵士到后面去问询缘由。
片刻过去,兵士带回两个看上去是临时首领的六名前来回话。
“……我们有的是地主涨租,有的是田地被强买,都是走投无路了,只等饿死——甚至家中亲人已有饿死的。”
“听闻‘除权奸、救万民’的盐军经过,我们都敬仰憧憬盐军——也是为了奔一条生路,想要来加入盐军。”不管是为了活下去,还是为了盐军来到之后,公审权奸,向那些欺压他们的地主权奸报仇雪恨,他们都想加入盐军!
有百姓闻名来投,有小弟纳头便拜,按说应该高兴。
西门卿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心中的悲悯和愤怒更添一分。
神态威严不失和善,问道:“你们跟着的一共有多少人?”
其中一个首领的神情尽是小心卑微的祈求,仿佛抓住维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一百五十来人,而且全是青壮年!只要、只要喝些清汤粥水,就能上阵杀敌!”
“杀敌,嗯、为‘除权奸、就万民’而杀敌!”
虽是流民首领,却也只是临时选出的,之前只是普通百姓,不善言辞、谨小慎微。
此时却竭力表现,只为求一个喝些清汤粥水,然后就上阵杀敌的机会。
可杀敌怎会没有伤亡,他们却不畏死。
相比饿死的长久折磨,干脆利落地死在战场,对这些流民来说竟是更优选择。
若祖宗保佑不死,就能活得更久了。再若祖坟冒青烟,说不得还能有个前程。
因此,与面前两个流民首领一般,流民们加入盐军之心坚决如铁。
另一个流民首领更朴实,只是跟着说:“对对,我们只用吃很少的麦麸米糠汤水就成!我们食量都不大,不大……”
饿极了的流民,食量又能小到哪里去。
“去备上两碗稀粥,稍后先让人垫垫。”西门卿吩咐帐中兵士,然后才说:“既入我盐军,粮饷自会按规矩发放,再者上阵杀敌也自有安排。”
两名首领闻言抬头,眼巴巴看着,西门卿说得更明白些:“你们一百五十余号人,都暂时跟在盐军队尾,一日两餐都有口粮。”
“但要切记,必须听从指令,不得擅自行动。”
“此次出征未曾带上呐喊助威的队伍,便由你们充任。”
西门卿给流民们安排好去处。
又道:“表现突出者,可正式入伍盐军,粮饷待遇一应如众。”
其中一个流民首领恰巧就听说过,盐军出战攻城时,队尾会有助威后援。
那些人只需跟着盐军先锋往前冲,并大声喊“除权奸!救万民!”一类口号,壮大声势。
因为赘在尾部,甚至都见不着敌人的影子,就治你赢了!最是可以保命的去处!
“谢过西门知州!谢过西门知州!”说着就‘咚咚’地磕着头,另一人也赶紧跟上,‘咚咚’声此起彼伏。
有了生路,脸上终于露出笑脸。
其中一人却显然还有话要说,嘴巴张张合合,终于是鼓足勇气:“拜过西门知州,小人、小人还有……还有……”
西门卿示意对方但说无妨。
“我们这股流民都是青壮,但,但后面家中,山野洞穴里,还、还留守着一些家人,大多是老弱妇孺。我们多是家中派出来,寻找生路的。”
另一个也跟着补充:“青壮的生路要大些,若能得活,也是为家中延续香火了。”
西门卿不意外,只是说:“虽然呐喊助威的事,老弱妇孺勉强也能做得,但到底顾忌颇多。”
二人神色瞬间在黯淡下去时,接着又说:“只能叫他们先撑一撑了,待得接到讨逆的后军,正事完毕,再去救济他们。”
事涉机密,不好对二人言明,只能这般说了。
二人闻言,又露出笑容来,连连道谢。
……
流民安顿之事,自然有人负责,不必西门卿事无巨细去操心。
见过流民首领,他就将一封密信封好,喊来传信兵送出。
平原之上快马加鞭,入夜时分,邻县临邑县外藏入林中的林冲,就收到了密信。
夜半,临邑县城遭受盐军攻打。
凌晨,兵戈声歇。
天亮时分,临邑县城墙挂上了盐军旗帜,象征着这座城易主了。
又是这日中午,虞城县城受到盐军的南北夹击,攻势凶猛,莫能抵抗!
午时未过,虞城县城墙就也挂起了盐军旗帜。
这座城也已经易主。
西门卿和林冲合军,留下兵力镇守临邑县和虞城县,接着就抽调八成兵力,南下攻打齐州治所的历城县。
赶路途中,西门卿脑中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玉麒麟·卢俊义(SSR)’羁绊值增加30点]
[‘玉麒麟·卢俊义(SSR)’羁绊值:65点!]
小名系统:[哦豁!!]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