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十八年(第2页)

    师父脸上全是焦急,声音远而小,但苏辰却一下子睁开眼来。

    康熙正准备离开,见儿子醒了,停下笑问:“阿玛吵醒你了?”

    苏辰直觉灵魂绑定的那空间里,泉水又咕嘟咕嘟冒起来。

    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保成得了天花,这一次比上次更汹涌,再结合刚才的梦,师父喊他出去。

    苏辰心里一激灵,倏一下坐起来。

    康熙就见儿子愣愣看他一眼,然后光脚下地拽着他便往外跑。

    苏辰手里抓着阿玛,瞅见复康,喊道:“快去弘德殿把保成抱出来。”

    说着又喊连山归宁。

    “连山,你拿着铜锣去喊醒各宫人,归宁。”

    正说着他人被阿玛抱了起来,忍不住着急道:“阿玛,您别捣乱。”

    康熙:“朕看你是睡迷糊了,这是起来发癔症呢。”

    “不是,”苏辰拍拍头,自己的确是迷糊了,“阿玛,我刚梦见我师父,他给我示意警叫我起来出去,我怀疑是有地震。您快派人通知大家,然后京城里也要通知。”

    康熙担心的摸摸儿子的额头。

    苏辰把阿玛的手拿来,着急又认真:“阿玛,我师父是真正的高人,真的,您快派人去把大家都叫醒吧。万一我猜错了,就是折腾大家一场,您惩罚我两板子大家也就服气了。快点吧,没时间了。”

    康熙皱眉片刻,吩咐道:“梁九功,叫御前侍卫出宫鸣锣。连山归宁,你们去通知各宫离开宫殿。”

    夜色沉沉,没有一丝空气的流动,往日偶尔能听到的夜鸟鸣声消失无踪,复康急匆匆穿过宫墙跑过来的时候,弘德殿外大树上的小锦已经飞下来折腾好一会儿了。

    此时整个弘德殿内外都明着灯。

    侍卫们正要把小锦捕到笼子里,免得惊醒了熟睡的太子爷,看见王爷那边的复康如此急匆匆跑来,弘德殿众人无不惊讶。

    “是王爷有什么吩咐?”

    “太子爷呢,快把太子爷抱出来,”复康喊道,“王爷梦见可能有地动,叫奴才带太子爷出来。”

    这话还没有说完,宫中四处都响起鸣锣声,哐哐哐一阵急似一阵,惊的从梦中醒来的人心慌又心烦。

    “外面闹什么呢?”太皇太后觉轻,隐隐听到锣声就醒了,却见苏麻喇姑不在身边。

    大宫女上前回道:“刚才梁公公过来,说是辰王梦见可能要地动,叫咱们都快点出去,苏嬷嬷担心惊动您,拉着他在外面说呢。”

    太皇太后披上衣服,道:“闹出如此动静,应是皇帝允许的,先都出去吧。”

    动静像是一处处偶尔掀起的小波浪,然后小波卷起大波,将皇宫里的人都惊醒了。

    此时,侍卫才骑着马穿梭在紫禁城的街上鸣锣,来不及通知九城兵马司,有人马没走出德胜门就被一行官兵拦住了。

    “什么人?”

    “大内。”

    九城兵马司的提起灯笼照了照马上的人,看见那身黄衣服,为首之人立刻见礼,马上的人道:“皇上有令,处处鸣锣,叫醒全城人。”

    巡夜的小统领疑惑,问道:“这,不知所谓何事?”

    “地动。”马上的侍卫这两个字还没有落下,□□马儿就一下子扬起前蹄。

    地面颠簸起来,像是有一只举手在地底用力搅动。

    侍卫顾不得什么,夹紧马腹部就往更宽敞的地方跑去,同时不停的敲打着手上的铜锣。

    与此同时,保成整裹着他阿玛的玄色罩衣,挨着他哥坐在台阶上,眨着他的大眼睛好奇问道:“哥,你师父还能入梦吗?你师父是算师?”

    苏辰不知道钮钴禄皇后死亡背后的真相,随口扯道:“我师父是神仙的徒弟,能通过强烈的感应施法。十成里,有八成准。”

    因此他也不知道,在自己说出这些话后,他阿玛差点担心的掰开他嘴巴,看看儿子那个不靠谱的师父给没给他吃过仙丹。

    地动就是在这个时候来袭的。

    索额图还没有穿好衣服,家人打听了外面吵闹的缘由,正在外面回禀。

    “说是辰王做梦,梦到咱们京城可能地动。”

    索额图一脸不相信,“什么梦这么准呢?别是做噩梦吓着了、”

    他系着衣扣在床边坐下,不准备出去了,皇上太纵着辰亲王,明天少不了弹劾的。

    此时大多数被惊醒的官员让家人跑出去打听了消息,和索额图的想法都差不多。

    倒是外城的百姓们,有那家里有老人的,听见这一阵急似一阵的铜锣声无不是惊坐而起,喊着叫家里人起来。

    他们是担心又有贼兵来了。

    地面的大震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袭来的,一波翻过一波,很多房屋都只在一瞬间混着尘烟四散倒塌。

    如果不是好些人被锣声惊醒,不知道多少人都来不及跑出来在睡梦中就被压在烟尘碎石下。

    一波震感过去,索额图稳住身形,看着院子里东倒西歪的几间房屋,嘴唇瑟瑟发抖。

    这,这还真是梦见的啊?

    正想着,外面又响起敲锣声,是让好好的人都去外面空地上集合。

    好在从这一波地动过后,到天亮都再没有动,宫里的建筑坚固,各主殿仍然屹立,但除了昭仁殿。

    昭仁殿苏辰住的那个房间,上面的房梁震的松动,掉下来一根。

    当亲自过来看到那根房梁所砸下来的方位,康熙的双手都控制不住的颤抖起来。

    斜斜的一根房梁恰好插在辰儿昨晚所睡的那个位置,如果不是儿子从梦中醒来,他当时正好也离开,地震发生真不知道儿子会发生什么事。

    这么巧合的厄运,让康熙从心底恐惧。

    吩咐将辰儿的东西收拾到乾清宫去,康熙直奔奉先殿,在一群正收拾东倒西歪香炉供案奴才中间,他向着先祖们的画像跪下来。

    见此,奴才们悄悄停下手头的动作退了出去。

    梁九功陪着万岁爷跪了一会儿,低声道:“万岁爷,去乾清宫吧,辰王和太子爷也不知道受了惊吓没有。”

    苏辰和保成并没有受到什么惊吓,他们俩人沐浴着早晨的阳光,就坐在乾清宫前面的广场上吃东西。

    宫里的奴才们也都在外面活动的多,因为现在的人有地龙翻身后要过几天再回去室内的常识。

    康熙过来后,让人现在外面搭几架行军的营帐,然后又吩咐梁九功去把太皇太后和太后都请过来。

    至于妃子们,就只让另外的奴才,去请了他能记得住名字的。

    宜嫔是红着眼角过来的,见到康熙便哭着行了礼,道:“昨晚上吓死臣妾了,五阿哥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差点被门上的匾额砸到。”

    佟佳贵妃稍后一步,远远听见这话,神情沉了沉,走上前才跟康熙汇报昨晚上的事。

    她那里的孩子多,康熙是最不放心的,除单独派人去慈宁宫、慈仁宫通知,六宫妃子只有翊坤宫有这个待遇。

    派去的人去的及时,贵妃和孩子们都赶在地动前到了院子里,至于宜嫔说的五阿哥差点被砸到的事,多少有点夸张。

    康熙听了贵妃的话,略微点头,说宜嫔:“你去帐子里吃点东西。”

    宜嫔暗暗掐着手心跟随梁九功的指引,去帐子里吃点东西去了。

    佟佳氏说道:“表哥,你没事吧。”

    康熙心里一暖,道:“朕还好,倒是你,昨天有没有被吓到?”

    “都说为母则刚,宫里养着三个孩子,臣妾哪敢受惊吓。”佟佳氏笑着说,顿了顿看了宜嫔离开的方向一眼,道:“皇上,臣妾也的确有些顾不过来三个孩子,尤其是五阿哥,年纪小,整夜哭。”

    康熙就想顺势说便送到他生母身边,不想佟佳氏话音一转,道:“皇上您看这样好不好,皇太后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不如叫五阿哥去跟皇太后做个伴?”

    佟佳氏的心思,康熙是知道的,她就是不想让宜嫔痛快,但她的这个提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康熙觉得比他自己想的都周到。

    “朕跟皇额娘商量商量。”

    佟佳氏微微勾唇,笑道:“多谢皇上体谅臣妾。”

    说话间,太后扶着太皇太后过来了,两位老人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昨夜震感稍停便派人过来询问,现在到跟前,把一个个都扒拉到眼跟前看了看。

    “今天可还听政?”太皇太后看过孩子们就来到孙儿身边。

    康熙瞧着乾清门外,道:“孙儿等着看能来多少人。”

    到辰时,乾清门已外集结了不少官员。

    多的是想要给皇上留下一个好印象的,这些来的人中间,竟然还有不少是昨晚被吵醒之后就直接去城外查看伤亡的。

    京畿基本上都有震动,想来附近的热河也会有。

    地龙翻身从来都不是只在一地发生。

    只不过现在消息传递速度慢,到底有多少地方地动,朝廷还没有收到具体上报。

    讨论完了地动的事,康熙就开始如常问政。

    今天的御门听政直到巳时初刻才结束,梁九功刚喊了声“无事退朝”,地面又毫无征兆的颠簸起来。

    苏辰正和保成坐在地上玩积木,地面一起伏,坐在他旁边的保成马上就扑过来,用他还不够长的小胳膊抱住他哥。

    苏辰一面拍着小家伙的肩膀安抚,一面在心里默默数数。

    这一次的地震持续了有一分多钟,震感强烈到把自鸣钟处的自鸣钟都震到了,高大的自鸣钟轰隆倒地的声音让身处颠簸地面的人心头发慌。

    一刻钟后,曹寅过来回禀,说德胜门外被震裂了一处深沟,外城房屋倒塌不计其数,京城已是有些乱了。

    康熙马上派出五百大内侍卫,吩咐他们和九城兵马司的一起去维持城中秩序。

    趁着这乱,有人开始散播当今朝廷无道才引起上天示警之类的话语,好在百姓们都忙着清点损失,没有人理会这些话。

    听到一次两次不理会,三次四次就转头骂那些嘟嘟囔囔说朝廷无道才会引来地动的人:“如果不是昨晚上官府的人敲锣惊醒咱们,深夜地动不知道要被埋下去多少?”

    之后,民间的风声就成了,康熙帝深受上天庇护,不然地动前不会让辰亲王梦到警示。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次地动,那定然是京城里的坏人太多。

    康熙听到荣广递上来的这些民间言语,心里竟然是有些感动的。

    “君为舟,民是水,这句话深有道理啊。”

    加上又有苏辰这个见过现代诸多抢险救灾的伪小孩建议,康熙再次派出三百大内侍卫,在城内救助受灾严重的百姓们。

    这一次行动,是开历史先河的,一支在后来才形成定制的队伍,也是在这次行动的基础上出现的。

    但一开始下这个命令时,康熙并不知道这次的地动会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从七月二十九一直到八月二十五,这期间京城、京畿大震小震不断。

    这样的天灾,叫全京城的人都心中震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