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失望

胡来铸一回到锦州就往铺子里钻,沉迷打铁无法自拔。_小_说·C!m¢s? ¢首?发?

结果第二日就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正是之前拦住她与余渺去路的人。

也是她的丈夫。

十五岁时拥有的丈夫。

父亲给她选定的丈夫。

“英娘,你可算回来了,快跟我回家吧,孩子们都想你了。”

眼前的男人一脸心疼和无奈,门外有不少人在围观。

仿佛她是一个抛夫弃子六亲不认的可恶之人。

当然,这话也没说错。

围观的人也跟着附和:

“是啊是啊,夫妻哪有隔夜仇?英娘还是赶紧跟你丈夫回去吧。”

胡来铸坚硬的面容并没有丝毫动容,这样的场景已经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了,她熟练地对男人说:

“我不叫英娘,我叫胡来铸,你可以叫我来铸。”

男子一噎,表情差点绷不住,让他管自己老婆叫来铸真的是难为他了。

“英娘,你……你当真如此绝情么?”

男人神情受伤,见此围观群众开始指责胡来铸。

自从胡来铸习得神功以后,杜游再也奈何不了她,以往两人之间生出嫌隙,别人总会说是男方的错,劝她大度包容,好好过日子。

毕竟还能离咋滴。

在昭国,为了促进人口增长,朝廷大力支持年轻或是年老夫妻生育子女。

女满十五,男满十七必须婚配,若遇双亲去世可守孝半年再行婚嫁。-|÷求§书¥*帮dd; /已:*o发¢?&布1_最)新@?章??节·±)

若年龄超过限度还未成婚,则倍其赋。

夫妻若无身体疾病,成婚后五年内需生育三孩,若超过三孩,则朝廷另有嘉奖。

嘉奖之法可分为两种:

一为表扬:在乡内张贴布告广而告之并授予头衔,光宗耀祖,其夫可免除兵役。

人生在世脸皮可是很重要的东西,有了这个光荣榜,家里人走路面上都跟抹了猪油一样倍儿亮堂,焉能不为之勤奋耕耘。

二为赏赐:凡多生育子女者,男孩赏赐十两白银,女孩赏赐五两白银。

看起来不多,但若是仅仅养活一个孩子绰绰有余。

当然,律法开明的昭国也允许感情破裂的夫妻离婚。不过为了稳定户籍流动,方便管理人口,并不允许男女频繁离婚。

若是离婚成功,女方须得在一年之内找到夫家,并另生孩子。

男方同样。

不过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因此生育子女对男人来说并不算累赘,反倒还有朝廷赏赐,因此不少人都比较积极。

当然,这是在屈忘观之前了,自他掌握政权之后,国内多战乱,黎民死伤无数,为了往战场持续注入新鲜血液,他正大力推广多生多育。

不过这几年打仗比较多,国库有些吃紧,他就不再实行奖励制度了。′精!武¢小?说*网~ ?更·新+最_全,

不婚直接下大狱,男的干苦力,女的强制婚配。

这种做法固然残酷,但却有效,听到各地户籍官员统计的人口情况,这几年出生的孩子确实越来越多了。

屈忘观已经可以预见到不出十年,战场上又是一片“欣欣向荣”。

当然,这种律法只针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平头老百姓,有钱的出点钱,有权的使点权,有力的出点力(比如师无乐)。

反正天子犯法从不与庶民同罪,昭国律法的可信度也就那样了。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昔商鞅变法曾立木为信,太子犯法也有所论处,故而新法实施得以树立威信。

屈忘观向来满腹经纶,不知怎的竟丝毫未汲取古人的智慧。

至于丞相大龄未婚之事,朝中本就无人敢置喙,又有余渺这个亡妻的名头安着,人们也只道丞相情深义重罢了。

余渺:%&#¥

</p><p> 更何况,自古以来固有法不加以尊之说,丞相身份尊贵岂能动辄入狱。

</p><p> 胡来铸离开杜家之后也是因为不想另外找夫家,所以迟迟未与对方离婚。

</p><p> 至于杜游,他孩子多,老婆也多,不差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