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决裂的预兆(第2页)
“让她过来吧。”
看着旗本行礼出去织田信长笑起来眼中却没有半点笑意她对丹羽长秀说道。
“我们这位将军呀真是一个妙人。
她把所有好处都捞到自己的碗里却让手下一群蛀虫把碗啃得四处漏风自己又捞不到多少实惠。
有人受益自然有人遭殃。
足利义昭尽干些损人不利己的蠢事全便宜了跟着她的投机者。自己没得到什么好处还得背上得罪人的黑锅被人记恨。
和田伊丹池田三家得了实利未必感激这个糊涂将军。可有人利益受损必然要怨恨的。
我不急织田家家大业大吃得起亏我可以缓一缓但有些人就未必愿意了。
你看松永久秀不是来了吗?
这还只是第一个我就不信摄津众是铁板一块。池田家伊丹家吃肉会没有人眼红犯嫉?
至于三好家跑回四国就没事了?三好义继想得可真美。三好家业败落被三好家镇压多年的四国武家就没有一点想法?
她帮足利义昭给我下绊子就得为此付出代价。
我听说四国现在是烽烟四起土佐伊予两国武家早就闹大了。看看有没有值得扶一把的四国武家再给三好义继添把火。
还有三好家臣团三好长庆帮大家打下的好处这下子全部吐了出来她们能乐意?
三好义继呵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
丹羽长秀暗自摇头刚才还说主君怎么改了性子原来是一点没变睚眦必报。
摄津攻略幕府赚了大头其实织田家也没有亏。
在堺港的货源地有了一席之地织田家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想在此时更进一步彻底控制堺港难免被人当枪使织田信长很英明得选择了止步于此。
想在此时更进一步彻底控制堺港难免被人当枪使织田信长很英明得选择了止步于此。
而足利义昭过河拆桥的举动显然是激怒了织田信长。
和田惟政这个推波助澜的家伙已经被织田信长盯上了。再加上有和田惟长这个通风报信的女儿在和田惟政要倒大霉。
丹羽长秀低声说道。
“松永久秀在摄津国的人脉很宽她这次过来多半是听到了风声想请您为她做主。”
织田信长冷声道。
“做主?当然是做不了主这个亏她必须吃下去。只有吃了大亏心怀恨意这人才好用。”
丹羽长秀点了点头。
不久松永久秀步入本阵一脸苦大仇深跪倒在织田信长面前悲愤道。
“恳请大殿为我做主”
丹羽长秀冷眼旁观她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松永久秀这么聪明的人她会不知道织田信长在利用她?她会不知道织田家很可能把她当枪使?
如果她已经明白了那她还第一时间跑来织田信长这边请求入见这就是在找靠山找底气准备对和田惟政反击。
东摄津之地看似是和田惟政与松永久秀撕破脸在斗背后却是足利义昭与织田信长的博弈。
想清楚这一点丹羽长秀再看眼前两人。织田信长一脸诧异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松永久秀声嘶力竭得控诉着世道不公。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
再立幕府之后上洛三巨头从合作关系变成了权力斗争。
义银名分最硬威望最高所以最先被闹得灰头土脸。
在明智光秀的指点下他韬光养晦退出竞争依靠自己独有的男儿身优势脱离了京都的暴风眼坐观后续。
不出所料的是在短暂的蜜月期后足利义昭与织田信长迅速走向决裂。虽然此时面上还在笑嘻嘻但双方心里已经开始p。
武家惯用武力解决问题很可能用不了多久双方就会忍不住兵戎相见。
而此时远在关东的义银还在继续他的下乡视察基层工作拉拢利根川中下游的民心。
日本虽然是岛国但却是彻头彻尾的农耕民族。出海是不可能出海的只会执着得在土地里抛食。
本州岛处于火山带上地壳运动将山脊顶起。从空中看以信浓山脉为中心的山脉群把岛国适合耕种的土地分割为无数个小平原。
以古代落后的农业水平实际可以开垦的土地并不多。土地的所有权用什么办法来分配土地和土地收益是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
天皇朝廷曾经学习唐朝均田法颁布班田所有制将部族的农田和民人收为国有。
但随着权贵宗教不断以各种理由吞并土地这种古代的国有制很快难以维系走向崩溃。分配方式也变成了土地私有的庄园制。
权贵在城里吃香喝辣不愿意下乡吃亏。于是管理庄园的武家夺走了土地的所有权最后武家反客为主当起了天下的主人。
可高阶武家进城慢慢蜕变成权贵除了征税和征兵她们也是一样不管村里的杂务以减轻统治的成本。
武家上下层的关系犹如当年天皇公卿与她们门下管理庄园的武家走狗一般历史果然只是循环。
在天朝这叫皇权不下乡。在武家社会村落也渐渐形成地头对大名负责基层地主群体对地头负责的政治生态。
高阶武家只有向下征税征兵的想法而行政司法治安这些吃力不讨好的管理权力处于真空。
基层权力真空必然会出现填补。于是地主联合自治渐渐成型接手村落管理权形成了集体决策的传统。
更有趣的事集体意识的强化让村落又有了公有制的倾向。
农田作为武家领地归属大名地头私有。但村落范围内的森林果林山丘川流是属于村落的共有财产。
义银下乡是少有的高阶大名体察民情还带着粮食下来赈灾真是上千年没遇到过的怪事。
古代的百姓就是大大小小的地主无地的佃农?那是牛马那不是人。
大地主是地头小地主是地侍。义银下乡送温暖那就是关心地头地侍至于牛马的死活谁在乎那玩意儿。
就算义银肯关心牛马他有那么多粮食吗?地头地侍愿意与牛马同一待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