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四五五 作品

第1280章一个火药桶(第2页)

石山本愿寺是佛教宗派抵御南蛮教的前沿京都诸派不会眼睁睁看着织田家挖掉这堵城墙。

贵宗未免有些太过多虑了吧?”

下间赖廉摇头道。

“津多殿堺港的情况比较复杂。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内外贸易的枢纽。

岛国对外贸易是由九州的博多港通过濑户内海在堺港上岸往近幾输入。

原本这条路线上只有来自天朝朝鲜琉球的货物。这些年南蛮人前来贸易把她们的歪理邪说也带了过来。

九州的大名已经被商利蒙蔽了良知被异教邪说侵蚀堕落。而堺港就是南蛮教的下一个目标。

武家少有精通商务的人才这些年堺港一直是由堺会合众纳屋十人众在维持。

十家最有实力的商屋联合管理着堺港占据此地的武家大名可以不费心力坐享关税。

千利休是十人众之首据说千家有贵族血统和京都的幕府名门关系不浅。

今井宗久跟了斯波家的高田阳乃大人津田宗及是追随死去的三好三人众去年失踪的小西隆佐则是南蛮教的虔诚信众。

这些大商人垄断了堺港市面上的粮食军械药材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南蛮教依靠南蛮贸易的巨大利益已经收买了堺港的一小部分商人引诱她们皈依。

一旦织田家进入堺港即便幕府有心维持秩序也难保有人会心怀不轨刻意制造事端。

我怕到那时候堺港会发生伤害北陆道商路的突发事件影响到我们所有人的利益遂恳请津多殿能够重视此事。”

义银看着下间赖廉滔滔不绝心中却是冷笑不已这坊官说话留了半截。

堺港的市场分为金融和货物。

战乱时期最紧俏的物资就是粮食军械药材。这些都是军需品也的确被堺会合众纳屋十人众掌握在手里。

战乱时期最紧俏的物资就是粮食军械药材。这些都是军需品也的确被堺会合众纳屋十人众掌握在手里。

但金融方面却是寺院势力吃了大头。

古代金融不复杂堺港那边主要就是渡来钱和土仓。前者是利用金银铜的兑换价差赚钱后者干脆就是坐地收钱的利滚利。

今井宗久的买卖就有涉及渡来钱往来天朝岛国之间赚些兑换铜钱的辛苦费。

而寺院的佛娘最喜欢赚快钱九出十三归都算是菩萨心肠的低利息谁敢欠寺院的钱不还?

一向宗就是附近最强的宗派势力当年北陆道商路起家高田阳乃就是从这些寺院的土仓中骗。。不是借来了第一桶金。

这会儿下间赖廉在义银面前装起了可怜的小白兔好像堺港的南蛮人利用贸易的附加条件挑唆商人闹事刻意打压一向宗似的。

南蛮人再坏那也是实物贸易货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哪像寺院里放贷的大菩萨真是空手套白狼不知道逼出多少家破人亡。

但凡佛娘们手下松一点南蛮教都不会扩张得这么快。

南蛮教的特点就是教会教友互助互爱很符合岛国人抱团求生的性格特点。

寺庙势力逼得人活不下去整村整村的愚民就会转身投入了南蛮教的怀抱寻求庇护。

一向宗与南蛮教那点破事说起来是信仰之争看透了都是利益冲突。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这会儿下间赖廉在义银面前泪声俱下指责南蛮教居心不良她怎么好意思说得出口?

佛娘们贪婪无度不反省自己欺人太甚反而怪起民众愚昧被异教蛊惑脸皮真够厚的。

可话说到这份上织田信长对堺港的野心也的确引起了义银的担忧。

义银因为足利义辉的缘故对三好家一直是心存反感三好家那边对斯波家也是顾忌重重。

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合股利用北陆道商路赚钱什么仇什么恨能比真金白银更要紧?

即便斯波义银和三好义继想要对撕下面忙着捞好处的武家集团也会努力劝劝以和为贵。

原本义银的想法很简单即便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通过摄津攻略把手伸了进来也就是多放两副碗筷的事。

三好家自己不中用那就少吃几口把多余的份量留给足利织田两家就是了。

成熟的北陆道商路分红体系白得的大批好处足利织田两家舍得不要吗?

可现在看一向宗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义银有些吃不准了。

宗教上的事从来就不是理智的事。信仰是挖不完的金矿是你死我活的切身利益一向宗不会因为商利丰厚就在信仰问题上妥协。

要是南蛮教和一向宗多年积怨堆砌的宗教火药桶真的被织田信长这根导火线给炸开了北陆道商路就麻烦了。

堺港是北陆道商路的源头活水这里绝不可以出问题。

义银刚才在斯波家中大撒币他需要斯波忠基金持续输血而这离不开北陆道商路的繁荣。

要是北陆道商路出现问题义银死的心都有了。斯波忠基金赚不到钱他拿什么发年金分红维持斯波家中的稳定?

堺港身边的石山本愿寺一直是北陆道商路维稳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看着堺港三好关所另一方面压着北陆道一向宗。

显如上人让下间赖廉出面把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是觍着脸求义银帮忙。事关自身利益义银还真不好回绝。

他沉思半晌说道。

“三好家倒行逆施必然要为之前上洛肆虐的恶行付出代价。

但堺港的百姓是无辜的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无辜町民遭受兵灾之苦。”

见义银终于松口显如上人一声南无阿弥陀佛露出哀民之色。

“津多殿慈悲为怀本座好生敬佩。净土真宗愿助您一臂之力保佑一方平安。”

义银笑道。

“不至于闹到需要法主出手的地步幕府还有明事理的忠贞之臣。

净土真宗与幕府的些许误会我会写信告知新任幕府管领畠山高政殿下。请她为净土真宗在幕府评议中发声维护贵宗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