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大猫 作品

第678章 功高盖主(第2页)

世界是有来源的,比如说世界有这么一个创世主,它的功劳大吗?很大。若高可以盖住这个大,则比创世主更为出色,这样的话自然能与世生见面。

功高盖主是求见,求见世生一面,但见谁最为有效果呢?魔。

这是功高盖主,只为求魔。

但一个至高能盖住创世主吗?可能不够。这时功劳需要多,又叫劳苦功高。 这不是说你超越创世主,这太难,你可能不知道胡思乱想究竟有多么变态,所以这盖主盖的是创世所带来的缺陷。

功高盖主,盖住的是一个创世主与生俱来的缺陷,而这个缺陷之一便是德。

作为创世主,它们一般很缺德,不说别的,当一个谁创造出一个世界,而这样家伙入世了,这代表创世功成,但世界所有对于创世主而言是什么?功德。

世界是它们所创,也是它们所德,当转世时,功德无量。

既功德无量,为什么说它们很缺德呢?

因转生入世,即最大的功德,虽已功德无量,但它们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德了,或者说它们本身即为功德之身。

这是世尊的由来之一,功德无量的世尊,亦是缺德的家伙,而盖主吧...可以理解成给它们打造一层根基。

功德无量之身,每行动那么一点点,那都是对身体的一种消耗。

世界的功德总量只有这么多,但消耗殆尽了,这世尊也坐化了,这是功德无量的丢失,而盖主则是避免这样的流逝,让功德可以回流,形成这么一个循环,或者说就算回流不进它们的身体,但总归还是在世的,这样世尊的性命是不是保住了?是。

功高盖主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则是保命。

当一个至高能盖住它们,那功德变成了品德。

这是一品。

不过大多数至高,都不足以一次性的盖主,所以这一品又分为九。

功德九品,实则为一。

若创世主是盖世之功,那至高是怎样?灭世之力。拥有灭世的力量便是至高的标配,只不过这样力量可能不多,所以灭不了,说白了,其力可灭世,但却量小。

具备一种灭世的能力是不难的,只不过这样就像盖主的话那是痴心妄想。

量小灭不了,一品完整吗?不完整。所以另一种方式则是不灭,这是奇高无比的质量,这样的质量可能灭不了世界,但可以保证世界灭了,自己还能活。

其中最为常规的则是生命力,生命力可以保证世界灭了,自己一样能活蹦乱跳。

这是一品:生命。

这样的生命力无论是一点还是一滴,那都足以盖主,因生命虽然小,虽然少,但它是完整的,而且质量很高。

栽培一个至高生命,用以盖主,足以见魔了。

再说了,世生出面总需要一个保障不是?卷土重来万一全军覆没了怎么办?生命可以兜底。简单来讲,就是要为世生制造出一个保障,而这个保障便是生命,在栽培出这个生命的同时,万一全军覆没了,顺带的还能给世尊续续命。

当有了生命的后勤保障,自然允许见魔了,这样的生命可是一份厚礼,带着这样的厚礼上门见谁都很难推辞。

至于为什么是见魔,当然是因为魔说话,不会吃闭门羹。

生命是厚礼不错,但牺牲亦无价,所以要是见错了人,要么是吃闭门羹,要则是推辞,作为生命体,好好的活着,比什么东西都金贵,要是收下了这份厚礼,虽说不一定会死,但却是对生命的一种标价,这对于生命可不太尊重。

所以拿着生命的厚礼上门求见,大多数家伙都是闭门不见,只不过有些家伙没有门的,关不起来,所以它们只能百般推辞了。

吃闭门羹,这是很正常的,一个个的都会无动于衷,哪怕是魔,虽说魔魔有时候会一时冲动,但一般还是很冷静的,冷静的在睡觉。

魔一样不会见你,但你可以等。

魔门前,越是叩首,那魔门就越是紧闭,所以乖乖的等魔苏醒,看看魔会不会一时冲动的开门偶遇。

当然了,有些时候,魔门是敞开的,所以呀,不要在魔门敞开的时候求见,不然可能会被魔给轰杀掉也说不定,很多魔门前,那都是头颅滚滚的,杀你泄愤,在一时冲动。

这样的方式不正确,于魔不利。

正确的方式是等魔门关闭了,在久等于魔门前,这样魔苏醒了,可能心情不错,会找到事情做,可能一次二次都忽视了,但总有一次会注意到一旁的恐惧的不是吗?

魔门有旁门之说,对于一些苦差事,要在魔门一旁等候,挡在正门前,只会引来魔的不悦。

当魔高兴了,这事可以作,有没有的赚不说,至少不亏。

要是魔不高兴,自然是砍了你泄愤,然后在给你做了这件事,不过魔是有很多爪牙的,有些时候做掉你的可不一定是魔。

比如说魔门将要敞开之际,挡在正门前的家伙可能会被全部砍死,用滚滚头颅来给魔铺路,而魔走过了这条头颅滚滚的路径,也代表着你的事有一定可能行的通。

这是魔道。

滚滚头颅是不是死不瞑目?是。那么入魔报仇雪恨去吧。

只不过由于不是魔砍的头,这报仇雪恨可能会忘,简单来讲就是犹如新生,这新生会报仇雪恨,但忘记了自己原本是谁,若成功的报仇雪恨了,它们是魅魔,这是由于不是魔亲自砍的,而是别人替代的。

那这替代的是谁呢?魔魁。

魔肯定也是会砍头了,当魔亲自砍头了,这家伙报仇雪恨了,自然成了魔魁,而要是魔魁砍的头,这样的家伙会忘记原本,若成了则是魅。

魁魅魍魉可以说是魔的四大悍将了。

至于魍怎么来的?旁门呗。

要是循序渐进的话,第一个在魔门正前的家伙所求之事肯定是不难的,对于魔而言那是举手之劳,这是兴趣。

当魔魁诞生之后,第二个在魔门正前的,所求之事有些难度了,而魁会注视这个家伙,至俯首而侧目,可以说这个魁是魔门的眼睛,你注视魔门等于说是注视魁,若不直视,则是俯首。

若第一位是正,那第二位则是邪。

只不过这正的可能不太好受,魔是举手之劳不错,但这魔苏醒了从门里面出来,稍微拍拍魁的肩膀,这魁跪了。

跪于魔门前,昂首挺胸,啧啧。一般可能会被拍碎半边身子吧。

嗯。

魁只有半边身,理论上讲,它们会跪下,但由于拍碎了半边身,实际上没有跪,若依附于魔门,这魁一样是完整的,不过通常出现的魁都是不完整的半边,当然了,正儿八经的魁是不会离开魔门半步的,因在魔门,魁才是最强的。

那么第二位魅呢?

既然第一位没有跪,那魅自然可以理直气壮的站在魔门,与魁对视。

魁的事简单,魅的是麻烦,这样的麻烦自然需要处理了。

魅与魁对视,若不直视,则是俯首,可要是贯穿了头颅呢?这是魁的瞳术在魅俯首之前,贯穿了头颅。

这是仰望。

是俯首更香,还是仰望甜?当然是仰望。

这样的仰望可以是说被魁提前消减了难度,当魔出关遇到魅,自然更为兴致勃勃,比如说伸手摸摸魅的俏脸。

前者拍碎了半边身,这一模则是毁了容,仰望不必。

魅是没有脸的,或者说它们的脸是带上的面具,而这个面具是魅捡的,比如说报仇雪恨这回事完成了形容了一个面具,捡到了。

带上面具的魅是完整的,而脱sp; 若见魅无脸,她认真了,不过魅一般都不会认真,因不太可能脱而是空洞。

你可以明确的知道这是面孔,魅的面孔,见面则可知晓,同样也会千疮百孔。

魅可以说是魔的第二位悍将了。

至于说第三位,自然是魍,它的事更棘手,例如恐惧。

当魅有了,很少有谁能在到魔门前,这是的魔门可以说是敞开的,但又可以说是关上的,魅这家伙不像魁,它可不会呆在魔门,所以说这家伙是魔的代言人了,而她带上的面具,等同于关上了魔门。

可以说魅理解成一扇魔门,但它是关的,而有了魅之后,真正的魔门一直都是敞开的,但由于魅门是关的,所以没有谁可以到敞开的魔门见魔,就算有,魁也不是好惹的。

若魔门是敞开的,魔门的正面自然是在侧面旁门,而这侧面旁边则是在魅的身旁。

见魔,先见魅魔。

带上厚礼,则是让魅魔难以推辞,相当于买下一位魅魔的侧位身,不然就算你可以跟着魅魔,但不一定认识魅,要知道魅魔是带着面具的,而面具后是一张没有脸的面孔,认识吗?不认识。

买下一个侧身位,则是为了认识魅魔。

当然了,买只是一种方式,另一种则是除非你魅力真的很大,大到魅可以脱bsp; 这可能吗?不可能。

若为友,当魅脱; 这是绝交。

若不认识,自然是擦肩而过,萍水相逢。

当然了,就算不认识了,但却留有回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模糊的身影究竟是谁,而她可以是任何谁,但又想不起来具体是谁。

这是绝交之下的回忆录,同样的这也是魅降低难度的方式。

朦胧的记忆。

相逢陌路,但回忆里又隐隐觉得熟悉,可又想不起来为何。

这重要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卷土重来不是吗?

所以当陷入朦胧的回忆,魔苏醒了,可能会觉的很有趣。

如果说魔对于魁,是乐趣。那魔对于魅,则是兴趣。而对于魍则是情趣。

有趣的情,朦胧的情,当魔觉的魍很有趣,魔会轻咦一声,这一声便是情话。

当听到这一声别样的情话,那魍会不会转身呢?会的。

旁边转身,亦是转正,而转身见的便是魔。

相比魁的粉身,魁的毁容,魍转身后,魔或许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这只是有可能,要是看不清,魔可能会笑,要是看清了,魔不会笑。

会见魔,因朦胧而未必清醒,魔笑是轻,而这样笑容带来的结果,可能是开心等等...反正到最后是会笑的,兴许是喜极而泣也说不定。

魔笑了,这魍可能会哭,只不过哭的很开心就是了。

这是第一种结果,魔之轻笑,但未见魔身,窥见的是魔影,这是形容,因朦胧不清。

所以魍的表现是影,也叫魍影。当然这不是窥见魔影就有了影子这回事,而是魍成的影,亦如魅带上了面,魁装上了门。

影自魍而出,因魔而诞,当然了,一般是叫魍影。

魍这家伙一般是不显的,同样也不管事,但它是有表现的,这是如影随形,相对来讲,魅更为实在,比较好说话,至于魍...人家活在影子里,它是会表现出来,但极少呈现,可以说魍影一直都处于挂机的状态。

这种如影随行的挂机,反过来讲是腐骨之蛆,影子不呈现,几乎不可能摆脱影子,除非你一直待在暗处。

那魍影是不是可以解决恐惧的事呢?

理论上没问题,但只是理论。

禁区和世界是不同的,一句话的见魔转形影,变态是变态,但一山还比一山高不是?不过如影随形的腐骨之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至少它们可能并不希望一个魍影一直赖着自己。

这就是玩赖,可能打不过,但一直可以赖着,等机会,等它们倒在影中。

它们可能是不败的,但谁都是会倒的。

这是倒影。

倒在影中,既然落入魍影,而影是朦胧模糊的,那倒下的它是谁,自然由魁说的算。

如敌倒入影中,那敌可化为吾友,这是影的转化,化敌为友,只要它们会倒,当一个魁影赖着,它们不能倒,若倒则输。

这是形影不离,亦是魔道魍影。

额额额...倒下的应该是魍。

本就是落荒而逃,卷土重来失败很正常,失败了自然倒了,这也是成为魍影的开始,倒影。

既然输了,那就继续输,看看谁是最终的赢家。

魍会倒,它们自然也会倒,或者说这是魍造成了它们的颠倒,这也是魍翻盘的机会,等倒满盘皆输,自成魍影。

这是卷土重来的魍。

是不是很变态?哈哈。但禁区和世界可能并不相同,所以可能需要多做一些准备。

从实际上来讲,魍算是第一个见到魔的。

魁是和魔擦肩而过,魅是和魔的重合,而魍才算真正意义上见到魔的第一个家伙,哪怕并不清晰。

额...我们说的第一个,是魁魅魍魉中的第一位。

简单来讲,若魍有足够的本事是可以见到真魔的,回忆中的魔是真,或者说回忆是虚的,它并不是魔的本体,但真魔与本体差别不多,见到真魔等同于见到了本体。

这是与魔的见面。

至于说为什么抬高这样的门槛...啧啧。

一个败家子败家那么一次,便会家破,这家是不是太不结实了?是。而当抬高了门槛,就算在败家也不会家破,顶多是能扣下一些墙角下来。

你以为这是扣吗?不是。

如果说家破是一个量,扣下来的墙角则是质,若质稀释则与量等同。

这是一种纵容。量的太大了,所以它的管束会毕竟严厉,就如同一次败家会家破,因量大败多养不起,这要是养不起怎么办,自然更是拘束,更为严苛。

量的门槛可要比质高的多,因它承受不起太多的失败,每一次都很重,这是量的重量。

这类似于把家产压在你身上,让你没这个本事丢出去,而有这个本事丢出去了,那就是全家福。

这是量的孤注一掷。

量大不能小,自重量成轻权,全力权力,权力可分多次,前提你得掌权,位高权重,轻权在于重量的分化。

这是量的份量,亦如质的纵容。

未虑胜先虑败,虑虑更多的失败,在后者在不争气,偶尔也会有那么一两个有出息的。

这个出息是怎么说呢?譬如给你留下这么一口气,让你可以等待一个机会,出口恶气,也可以重新开始生活。

出了恶气,那自然熄了。

要是重新生活,又有气了。

恐惧逃生这回事,魍影是可以摆平的,就事论事,两者旗鼓相当,但禁区和世界是不同的,其中可能存在跨越,要是存在跨越,魍影则摆不平恐惧这回事了,那恐惧自然得多做准备。

比如栽培这么一颗生命树,为了通融,亦是为了架构出世界与禁区之间的通道,这样的话,恐惧事情和魍影往事则是平的,那恐惧的事自然可以平息了。

要是诡异非要犟,那世界也是靠山不是,恐惧可是靠世,那诡异可以靠谁?有些家伙是不靠任何谁的。

它们不可靠,也因自立了,或者独立了,靠不住了。所以面对有靠山的它们会败,非要逞强就是败北。

这是以棘手的角度来估计。

正常的话,魔的一句情话,谁都会卖这个面子,只不过有些家伙是不讲情面的就是了。

要说谁最听魔的话,那则是魍,因魍曾经带上了魔的一句情话,这对于魍而言是恩情。要是这句情话摆不平,魔影则是后手了,后手用不上是最好的,因这是转正用的。

这即是旁门的转正,也是世外的矫正。

稍微一些的麻烦,一句话足以摆平了。

在棘手一些,遇到不讲情面的,以生命通融一番,亦无恙了,这个阶段是不需要盖主的,栽培一尊生命,功高即可。

在厉害一点,则需要见魔,功高盖主,见魔真身。

那这主是谁呢?可以是魔,毕竟魔主沉浮不是,给魔盖盖。

功高盖主一般是给当事人盖,而不是给创世主,要知道世生才是做主的地主,别搞错对象了,地主当家,盖自然是给地主盖,而创世主则是顺带享受一些便利。

说白了...

创世主:带我飞。

若功高盖主,可见真魔,因是给魔盖的不是,那魔的身影自然在你面前清晰了,不在朦胧,这样足以很多解决厉害的家伙,当然了,同样不是由魔解决,而是由你。

至于怎样解决...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