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停薪留职(第2页)
有胡月娥,有加叶加花,他的家庭已经很完整了;有那五千二百八十元现金,他也不用担心后半辈子的生活没人管。更何况,加枝已经判给了白素珍,加根又跟他没感情。他压根儿就没有做他们的指望。还是钱好,钱比什么都可靠……
认清了王厚义是怎样一个人,王加根这才对他偷偷摸摸卖房不感到特别吃惊,反而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然的话,那就不是王厚义。这个时候,王加根才发现他妈白素珍眼光多么犀利,看人多么准确,决断多么英明。
他对着老屋大门上“铁将军”发了一会儿怔,又沿着老屋的外墙转了一圈儿,再才满怀惆怅地向村外走去。在晒石畔墓地上坟的时候,王加根跪在奶奶的坟前泪流满面。奶奶活着的时候,一直害怕王厚义和胡月娥生男孩儿,不愿意多出一个孙子与王加根争房产。尽管王加根无数次对奶奶说,他不要祖上留下的房子,但奶奶还是觉得王家的祖业只有落到王加根的名下,她才能够安心。
“对不起,奶奶!孙儿让您失望了。但请您老人家放心,就算没有得到王家的祖业,加根一样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活人,而且会活得很好。我凭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学,找到了工作,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前不久又拿到了大专文凭。孙儿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了,并且基本上做到了衣食无忧。”王加根告慰奶奶说,“孙儿虽然没有得到房产,却认清了王厚义这个人!他不认我这个儿子,我也不会尊重他这个父亲。从此往后,他走他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父子俩恩断义绝,分道扬镳!奶奶!如果您老人家还活着,肯定也会支持孙儿这么做。是不是?”
吃过午饭,王加根向本家二爹告辞,推着自行车走出了王李村。
准备上车骑行的时候,他又回过头,深情的望了一眼老屋。
他脑子里突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等我将来有了钱,我一定要把老屋买回来,然后点上一把火,把它化为灰烬!
王加根原本准备上完坟之后去双峰中学,看看在那里工作的杨保胜,可现在他已经没有与朋友会面的心情。
他直接从村道转入孝花公路,往花园镇的方向骑行。再见了,王李村!这里已经没有了我王加根落脚的地方,从此我就成了这里的外人。但每年的清明节,我还是会回来的。我奶奶长眠于此,她老人家是我最亲近的人。我一定要年年回来给她老人家上坟……
快到周巷镇的时候,王加根竟然与杨保胜不期而遇!
他们两人几乎同时从自行车上下来,又同时把车停放在公路边。然后握了握手,相互搂了搂肩,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回来上坟?”杨保胜平静下来之后问。
“是的。已经搞完了。”王加根回答,“本来想去双峰中学找你的,但想到你们学校肯定也放了假,怕你不在。”
“我已经没上班了。”
“没上班?”
“我办了三年的停薪留职。”杨保胜非常轻松地告诉他的朋友。
王加根非常吃惊,问杨保胜,不上班准备去干点儿啥。
杨保胜说,先做一段时间的茶叶生意。雨前茶马上就要上市了,他打算往东北三省跑一跑。如果生意顺利,能够赚点儿钱,他就用这些资金和朋友一起到滑石冲办个碎石厂。
“守在学校里拿那几十块的死工资,连个媳妇都娶不上。还是换个门道试试,兴许会有所起色。不说发大财,只要能够凭自己的能力把媳妇娶进门就行了。”杨保胜嘻嘻哈哈,显得比较乐观,“万一不行,再回学校教书,反正工作关系还在教育部门。”
停薪留职政策,王加根也听说过。
因为农村公办教师的工资由乡镇财政包干,一些财政状况不是太好的乡镇,就鼓励教师办停薪留职,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当然,对于有门道、有能力的教师来说,这也是发家致富、改变贫穷现状的机会。
“涂勇也办了停薪留职。他在学摄影,说是准备在花园镇开个照相馆。”王加根提到了花园地区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涂勇还与牌坊乡教育组签了个协议,全乡中小学生的毕业照,由他负责拍摄。他在价格上予以优惠,另外每年向牌坊乡教育组交纳一部分勤工俭学费。”
“这个我知道。我上个星期与涂勇见过面。”杨保胜马上接过话茬儿,“他这家伙还是和在师范读书时一个样,愤世嫉俗,高谈阔论,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从来就没有安分过。”
王加根当然比杨保胜更了解涂勇。
涂勇一直致力于组建文学社。通过近几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去年终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的倡议得到了孝天市文化馆和花园镇文化馆的响应与支持。花园镇小有名气的建筑工头宋金宇还慷慨解囊,向文学社提供了两千元钱的赞助费。
文学社举办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活动,还编印了两期内部交流刊物。但是,今年春节刚过,孝天市委宣传部和孝天市民政局联合下发文件,认为涂勇组建的这个文学社有问题,决定予以取缔。涂勇的情绪一下子跌落到冰点。后来,他又改弦易辙,收集各种报刊上的春联,编印成小册子在火车上贩卖。据说赚了一些钱,也被铁路公安人员逮住罚过款。
“真佩服你们的胆量和勇气。”王加根真诚地说,“我这人总是患得患失,不敢放下目前已经拥有的东西。”
“你做事比较稳妥,不像我们这些冒失鬼。”杨保胜反过来恭维王加根。
话说到这儿,两人又不知道再说什么是好了。
他们站在路边的白杨树荫下,各人摆弄着各人的自行车铃铛。
沉默了一会儿,王加根问:“你这是从哪儿来?又准备到哪儿去?”
杨保胜马上开始发牢骚。
他说,自己正在跑停薪留职的手续,刚去了一趟周巷镇教育组。他所在的双峰中学原本属于杨岗公社管辖,行政机构改革后,杨岗、周巷、邹岗三个公社合并成为周巷区,双峰中学就改由周巷区管辖了。今年初,他向周巷区教育组递交了停薪留职申请书。正在他等待审批结果的时候,行政机构又发生了改变。周巷区被撤销了,拆分成为杨岗乡、周巷镇和邹岗乡三个乡镇,其管辖范围与以前人民公社时一模一样。
“分了合,合了分,完完全全是穷折腾。改过来改过去,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当官的十八个罗汉轮流转,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办事的人。”杨保胜苦笑着说,“由于周巷镇教育组不负责审批我的申请了,我又得去找新成立的杨岗乡教育组。这段日子,我往返于周巷与杨岗之间,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多少趟。”
王加根也笑了。
他说,花园区和周巷区一样,也把以前合并在一起的三个公社分开了。原来的季店公社改为季店乡,原来的陡山公社改为陡山乡,花园公社则更名为牌坊乡,以避免与花园镇混淆。
“我们学校现在叫牌坊乡牌坊中学,听上去牌子更响了。”王加根开玩笑道,“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我们是牌坊乡的重点中学呢!”
杨保胜邀请王加根去他家玩。
王加根婉言谢绝,说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情。
两人就此分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