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四章 王韶
京师第二甜水巷。
巷子不远即是汴河,巷口处有一株高大参天旳槐树,茂盛的枝叶遮盖住了午后的阳光。
每日有不少泼皮厮波聚在此处,一面捻蚤一面谈论棍棒刀枪。
槐树旁有一间小院,紧闭着门。
这时一名三四十岁的男子提着一包油纸包好的药材正行往小院。
一旁的闲汉看了这名男子,纷纷言道“王太尉,再来教我等枪棒啊”
“是啊,甜水巷里有你这般好武艺的人,咱们实是沾了你的光啊”
这名男子看了这些闲汉一眼言道“我娘子病了,这几日没有功夫”
“真让人扫兴啊”
“我等几个都是慕名而来,想见识你的本事,如今要败兴而去了。”
“是啊,咱们这次出一千五百钱,赌我能撑你五棒如何哈哈”
“实在不行,十棒也成啊”
“不是为了钱,就是想看看你的本事”
这中年男子不理会这些人推门入了小院,又再合上了门锁紧,将屋外的呱噪略略挡了回去。不过还是有几句闲言传入这男子耳里。
男子忍住气走入院中,几名孩童奔上前来喊道“爹爹,爹爹”
对方点了点头然后直入厨房将药材放入瓦罐中熬药,再走到院中脱下衣裳舞弄棍棒,几个孩童坐在一旁看着爹爹耍弄棍棒。
足足舞了半个时辰,此人大汗淋漓,去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喝光后,再至厨中将瓦罐里熬好的药倒入瓷碗中,最后捧至院中稍稍周正的屋里。
屋里塌上半坐着一名妇人,正是此人的结发妻子杨氏。
杨氏看向对方道“你为了我这病又问同年借钱了”
对方道“钱的事你别担心,大夫说再吃几帖药便好了,不可功亏一篑。”
杨氏叹道“官人为了我的病这般,实是不值当。”
对方道“别说这些话,咱们几个孩子还要你照看呢。”
这时,院外又几人吆喝道“王太尉,有个员外要看你耍枪棒,言你只要打过他的枪棒师傅,便给你二十贯”
这男子脸色铁青,杨氏忙对他道“官人与这些人怄气不值当。”
这男子长叹了口气道“我是怨自己没用, 那日非要打抱不平显了本事。我自幼有效祖逖之志, 读书习武一样不落, 但却落了个文不成武不就。”
“如今住在这等地方,与这等泼才为邻,实是愧对娘子托付终身于我”
杨氏道“官人勿要灰心, 你的同年那么多,还有省试时的恩师欧阳公, 如今不是官拜参政么有他说一句话, 你还怕没有出路。”
男子叹道“不提也罢, 我昨日接了欧阳参政的回信,他说我的文章还需琢磨不是还需琢磨而是简直不知所云, 让我不要再考制举了。”
“可惜我在京四年有余,侯缺不得,耗尽了家财, 早知习什么武艺棍棒倒不如一心在文章之事上多好。”
杨氏安慰道“官人莫要灰心, 你如今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若一旦遇了贵人, 得他的提携那便可一冲登天,正好遂了你的封侯之愿。”
这男子笑了笑道“但盼能如娘子所言吧。”
说完外头传来一阵敲门声。
但听有人问道“建昌军司理参军王子纯在此么”
片刻门外一阵刮躁“此处只有王太尉, 哪来得王参军”
杨氏道“相公似是来寻你的。”
对方狐疑道“谁知我住在此处连我的同年都未曾告之。”
但听门外又道“敢问王参军在否”
“官人你去看看吧”杨氏催道。
对方犹豫了片刻,应了一声,当即站起身扎紧腰带, 提着梢棒在门边问道“这里没有王参军,阁下是哪位”
对方言道“在下著作佐郎, 管勾交引监章越,特来拜见建昌军司理参军王子纯, 不知阁下可知他去处”
章越
此人猛地吃了一惊,将梢棒放在一旁, 然后打开了门。
但见一名二十岁上下的长身男子立在门外,他看了一眼自己脚边的梢棒笑道“我此来别无他意,只是久仰王参军大名,想要结交于他。”
这男子正是王韶,他仔细打量章越道“久闻美章郎之名,如今一见果真是丰神俊朗,进来说话吧。”
“也好。”
对方领着一名身材魁梧的伴当入内。
王韶请章越至院中石凳坐下道“内子害病正在屋子修养, 唯有院子是个说话地方,还请章学士见谅,在下正是王韶。”
章越笑道“王参军不嫌在下唐突就好。”
说完章越坐下后问道“为何外头称呼参军为王太尉”
王韶脸上微微露出窘迫之色道“自入京侯选以来,钱财都是用尽, 不得已搬住此穷巷,不敢提自己文臣的身份,只好说是名不得意的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