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应得酒 作品

第2170章 没想到你还是一个趣人

顾鸿庆笑道:“唐军长,没事,咱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什么想法就讲。”

“杨总和袁道长都是修道者,咱们借谈判机会,将对方首脑一网打尽,事情不就彻底解决了吗?”

顾鸿庆说道:“我不同意,杨总,你呢?”

杨子伦摇头道:“我刚才拒绝你讲,就是猜到了你这个想法,唐军长,你这种想法,不但错误,还很危险。”

“为什么?”

“军事要为政治服务,我们的对手,并不是林瑜圣等几个首脑,而是以他们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的人。”

“我说过,只有开大门,走大路,为人做事坦坦荡荡,才是一个合格的反抗军。”

“孙子曰,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岂止是军队,一个组织也要做到堂堂正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古代白衣渡江的故事,大家应该知道,看似取巧,却打破了彼此政治上的互信。”

“有些底线是不能打破的,就像洛水之誓一样,本来无比庄重、言出必行的誓言,被司马懿一打破,就彻底变成了笑话。”

“这样一来,双方就会陷入螺旋式猜疑,手段越来越惨烈,越来越没有下限。”

“谁先这么做,不管是否成功,必将在政治上陷入极大的被动。”

“同盟军是今年胜利,还是明年、后年才能取得胜利,其实这并不重要。”

“但一个组织,如果失去了政治诚信,失去了政治声誉,最后必然失败,为什么?”

“因为,从根本上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人心向背。”

“这种上不得台面的阴谋诡计,除了激发敌人勇气,增加他们精诚团结、血战到底的斗志外,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从长期来看,搞这种阴谋,等于毁掉自已的政治诚信,就是在自毁长城。”

顾鸿庆赞道:“杨总说得好,唐军长,为什么你还是后备委员,就是你在政治考虑上,还不够成熟。”

“顾首席,杨总,敌人对付我们,可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为什么就不用考虑政治诚信?”

顾鸿庆驳斥道:“谁说他们不考虑?对于我军叛徒,军政府照样兑现了承诺,这就是政治诚信。”

“至于手段问题,因为他们明面上是政府军,剿匪嘛,自然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唐天青不说话了,但明显不服气。

杨子伦笑道:“看来唐军长是一个实用主义者,那我就从实用主义角度,给你讲讲?”

“你说。”

“末世前,清廷积弱不堪,西方列强为什么不推翻它,还大力卖武器给它,帮忙收关税,极力维持它的统治?”

“为什么?”

“因为列强发现,推翻清廷,那华夏就彻底乱了,而维持清廷统治,才是投入最小,回报最大的事情。”

“回到现状,如果我们能和林瑜圣达成协议,就等于搞定了他身后千千万万的人。”

“很多麻烦事,他自然会帮我们摆平,我们才能迅速进行社会转变与治理,把精力放到重建华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