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庭 作品

186. 第 186 章 开始干活(第2页)

再加上陈平又善于伪装,工于心计,秦朝堂中如今竟然没有一个人把陈平和赵不息联系在一起。赵不息也乐得埋一个暗子。

反正四个丞相之才也已经够自己用了。

赵不息左青龙右白虎……啊不,是左边跟着萧何范增,右面跟着张良张苍,气势汹汹地找到了治粟内史贾孙。

贾孙是一位看起来和陈长年纪差不多的人,也是农家弟子,对赵不息一行人的态度颇为友好。

“不知公主想要做哪一类的职务呢。”贾孙捻着长须慢悠悠道。

他对赵不息的印象很好,嬴政不赞成赵不息整日蹲在地里,可农家人却很认同这位公主的做法,加上赵不息领头弄出来的杂交小麦对农家影响深厚,农家虽然不像墨家那样有等级森严的巨子制度,可大部分农家弟子对赵不息还是颇为尊敬的。

能让黔首吃饱饭的人农家弟子都愿意尊敬她。

“臣下设有属官太仓令、太仓丞、平准令、平准丞。分别掌管国库、粮库和负责平稳都城和诸郡的物价。若是到了农忙和税收季节还会有特意增添的农官和计数官,只是现如今已经过去了农忙时节,农官们也就都回少府去了。”

赵不息琢磨了一下,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我想担任平准丞。”

这些属官并不只有一个,而是一群人的职位称呼。

赵不息既然想干那贾孙也没有反对,只是好心提醒了赵不息一句:“平准丞要负责平稳各郡的物价,事务在臣下属诸官之中最为忙碌。”

“没事,我带着门客来的!”赵不息对着贾孙灿烂一笑。

贾孙神色微妙的打量了一圈赵不息身后的四人。

一个老头,看着年纪比他都大;一个瘦瘦弱弱的文弱书生,长相平平无奇;还有一个长得面若好女,俊美倒是俊美,就是不太像能干活的样子。

唯有这最后一人,相貌堂堂肤白面俊,看着就像是大才。

“这位先生看着倒有些面熟。”贾孙看着张苍有些犹豫。

赵不息微微一笑,露出四颗小白牙:“这位是张苍 先前在朝廷中担任博士 乃是荀子的高徒 丞相李斯的师弟。”

贾孙顿时站起来 对张苍十分客气:“原来竟是丞相的师弟 失敬失敬。既然您在这里 那公主定然是高枕无忧了。”

看来公主是有备而来啊。

贾孙放心了 有这位丞相的师弟协助 公主必定能将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不不不 贾公谬赞。”张苍已经很久没有受到过这样的重视了 一时间竟然有些受宠若惊。

张苍叹了一口气:“不瞒您说

其实我是诸位同僚里最没用的一个。”

张苍发誓他这句话绝对是肺腑之言 可他面前的这位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似乎并不相信他的肺腑之言 而是对他露出了敬佩的视线。

唉。

张苍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他不用猜都知道 这位贾公肯定是觉得他跟着老师学到了儒家的真谛 谦虚中庸。

不过没关系 只要共事上天 这位贾公就知道他真的是一个字都没有谦虚 他就会用鲜明的对比让贾公知道好老师带出来的学霸学生也是比不过真学神的……不是他太差 而是赵不息手下的这些人都实在太强了!

平准丞是负责平衡各郡物价的 秦朝对于粮食这等民需物资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措施的 尽管在真荒年的时候这点调整措施也阻止不了粮价成倍上涨 可在平时还是有用的。

秦朝就吸取了当初管仲对付其他国家的经验 秦朝通过调控商贾买卖和物资生产来确保不会因为某一种东西忽然变贵而使黔首不种地而改从事其他行业。

既然要调控民生那自然是有人口册子和户籍信息的。

范增和萧何像是两个无情的民生调节机器一头扎进了户籍和物价信息之中 手里面拿着纯白的纸册 一手则拿着炭笔 不停的勾勾画画 时不时二人还凑在一起讨论一番 而后相视一笑。

赵不息和张良并不算擅长此道 她们主要凑在一起规划这个郡这些人口可以做些什么 比如若是打仗最多可以征调多少士兵啊 若是修建水利工程徭役应该怎么征发 若是想要改善这一片黔首的生活该如何实行政策……

张苍 嗯 也在发挥他的长处。

“柱形图、折线图、对比图……”张苍念念叨叨 坐在一张桌案后面 桌子上摆着数只毛笔和不同颜色的颜料 身为补足了《九章算术》中许多和图形有关数学问题的数学大家 徒手画图只是基本操作。

图表这类能够极大提高办公效率的东西赵不息当然不会忘记了 张苍身为赵不惜手底下的数学第一人 自然是最先掌握这项办公工具的人。

赵不息分到的是河内郡的物价调节任务 是贾孙听说赵不息先前是河内郡出身之后特意分给她的。

河内郡内部什么样没人比赵不息和她的大才们更清楚 赵不息直接把她的内部资料拿出来用就行。

现在赵不息等人在干的是其他同僚的活。

嗯 其他所有同僚的活。

至于其他平准丞 已经分成了两批 一批给萧何范增整理需要的资料 另一批则给张苍研墨晒图表。

平准丞不是什么重要的官职 一般都由农家或者擅长数算的官吏担任 他们现在的想法就是就是:大佬替他们完成工作然后工资他们照常拿真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