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强67 作品

第3079章 燃油车也不能丢

    军垦城的秋天来得格外早,一场秋雨打湿了光伏板,在地面映出一片破碎的蓝天。

    叶茂站在棉田边,看着阿不都驾驶的氢能收割机正在作业,车身上的光伏板在雨中依旧发电,储氢罐里的氢气纯度始终保持在99.99%。

    “王总派来的工程师刚走。”他笑着说:

    “他们给电动车装了个‘氢电转换’装置,说在没有充电桩的地方,能借‘双能车’的氢气应急——这才叫真朋友。”

    帐篷里,伊万的团队正和王丽娜的工程师们争论不休。

    王楠楠拿着检测仪说:“你们的氢燃料在-30c会结晶,但我们的电池在漠河冻了三天还能启动!”

    伊万的徒弟立刻反驳:“可在撒哈拉,你们的电池暴晒两小时就鼓包——要比就去最极端的地方比!”

    叶雨泽走进来时,正看见他们在墙上画世界地图。

    赤道附近标满了氢能车的符号,南北极则是电动车的标志。

    “这才对嘛,”他笑着递过去两瓶矿泉水:

    “在非洲用氢能,在北欧用电车,就像在沙漠种梭梭,在草原种苜蓿,各有各的活法。”

    这时,杨革勇从非洲打来视频电话。

    镜头里,一群孩子正围着“双能车”的储氢罐喝水,车身上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着光。

    “壳牌最终同意了我们的条件。”他抹了把脸上的汗:

    “他们的油田工人正在学习维护加氢站,说这活儿比抽油干净——那些曾经骂我们‘抢饭碗’的人,现在天天追着要技术手册。”

    挂了电话,叶风的视频也打了进来。他站在纽约交易所的大屏前,上面显示着氢能概念股的涨幅。

    战士集团的股价三天涨了27%,而埃克森美孚则跌了11%。

    “刚才收到米国司法部的邮件,”他的声音带着笑意:

    “他们撤回了对未来进步党的调查,说‘缺乏证据’——那些石油大亨的钱,终究买不动民心。”

    叶雨泽看着屏幕里儿子疲惫的神色,忽然想起那些在沙漠里测试的日夜。

    “还记得你第一次在军垦城学开拖拉机吗?”

    他轻声说,“你总说方向盘太重,现在才明白,改变方向的,从来不是力气,是心里的方向。”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光伏板上,折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芒。

    远处的公路上,一辆“双能车”正拖着满载的棉籽往加工厂赶,车辙里的积水映着彩虹,像一条流淌的彩带。

    叶雨泽知道,这场关于能源的博弈还远未结束,米国的清单、欧盟的关税、石油巨头的游说,还会在未来的路上设下重重关卡。

    但当他看到屏幕上,非洲的孩子们用氢能车排出的水洗手。

    欧洲的农民用“双能车”灌溉麦田,美洲的牛仔驾着改装版氢能皮卡驰骋在草原上。

    忽然觉得,所有的算计与阻挠,在这些鲜活的生命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

    研发中心的灯又亮了起来,伊万正带着团队绘制氢能飞机的图纸,王丽娜的工程师们则在调试新一代的“闪电七号”

    ——据说能在珠峰大本营启动。叶雨泽知道,只要这灯光不灭,只要车轮还在转动,那些流淌在车辙里的智慧,终将在更多的土地上,生长出比春天更长远的未来。

    就像此刻天边的彩虹,一端连着军垦城的棉田,一端系着华盛顿的国会山。

    中间跨越的,不仅是海洋与沙漠,更是旧时代与新世界的距离。

    而那些在风雨里倔强生长的绿意,终将告诉世界:

    “能源的革命,从来不是谁取代谁,而是所有的光与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共同温暖这片土地。”

    军垦城的秋意渐浓,棉田翻涌着金浪,叶雨泽站在研发中心顶楼,望着停车场里错落停放的燃油车、电动车与氢能车,忽然听见楼下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

    王丽娜正蹲在一辆柴油皮卡旁,手里的扳手在发动机舱里翻飞,伊万举着游标卡尺在一旁念叨:

    “缸径再缩0.2毫米,压缩比能提两个百分点。”

    这场景让叶雨泽想起三十年前,他们在车间里敲打出第一台战士发动机的模样。

    那时谁也想不到,这台带着机油味的铁疙瘩会走遍世界——

    如今汉堡港的集装箱卡车、里约热内卢的公交专线、迪拜沙漠里的油罐车,引擎盖下跳动的都是战士的“心脏”。

    王丽娜擦了擦手上的油污,手机屏幕上正跳出全球发动机出货量报表:累计突破3亿台,市场占有率67%。

    “欧盟的碳排放法案又加了条尾巴。”

    她把报表转给叶雨泽,“要求2026年起,所有燃油发动机必须加装碳捕捉装置,否则禁止入关。”

    屏幕上,德国汽车协会的声明赫然在目,字里行间都是对战士发动机的针对——

    毕竟欧洲车企的发动机故障率是战士的三倍,唯有靠法规筑起壁垒。

    伊万突然拍了下大腿,把一张图纸拍在引擎盖上:

    “让他们加!我们的‘蓝鲸’发动机本来就预留了改装位。”

    图纸上,新型燃油发动机的剖面图里,碳捕捉模块像肺叶般贴合在排气系统旁。

    “油耗降15%,马力提20%,再加装这个,排放比他们的电动车充电时的火电还干净。”

    正说着,叶风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背景是众议院的辩论厅。

    他手里捏着一份文件,声音压得很低:

    “壳牌联合埃克森美孚,买通了十七个议员,准备提案对战士发动机加征300%关税。”

    镜头扫过旁听席,苏西正坐在共和党议员中间,悄悄比了个“三”的手势——那是她和叶风约定的信号,代表有三位关键议员可以争取。

    “告诉苏西,把俄亥俄州的农机协会数据发过去。”

    叶雨泽忽然开口,“那里90%的拖拉机用的是我们的发动机,要是加税,秋收时他们得停摆半个月。”

    叶风眼睛一亮,他知道父亲说的是实话——去年俄亥俄州遭遇飓风,正是战士发动机的防水性能,让农机在积水中坚持抢收,保住了全州三成的玉米。

    挂了电话,王丽娜的手机响了,是巴西经销商发来的视频。

    里约的贫民窟里,一辆战士皮卡正顶着暴雨爬坡,引擎轰鸣沉稳得像擂鼓。

    “这是五年前卖出去的‘老黄牛’,跑了八十万公里,发动机没动过一个螺丝。”

    她笑着点开另一段视频,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人正用战士发动机改装的抽油机工作。

    “他们说,战士发动机比骆驼还耐渴,在撒哈拉连续运转七十二小时不用加水。”

    伊万忽然哼起了俄语老歌,手里的铅笔在图纸上飞快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