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9章 锦绣之光
贾伯府,是食邑在襄阳的县伯勋贵之家。根据本朝勋制,外姓之人为朝立下大功,尤其是军功,朝廷不吝惜名爵之赏,荣养其身。
其中以公候伯为重,可世袭之,所无重大过错,可代代传袭,相比来说,子、男虽重、但若无特旨,只能荣恩一代,无世袭之能。
对宗室子弟来说,也是如此,只食邑受宫廷管辖,但相比外姓子有封王可能。
总之,梁国不滥赏泛滥,对这些于国有功的小股董们数量控制的还是比较严格,同时间接证明了其中的含金量。
也因此虽每次北伐都不太成功,但军功封爵的诱惑,还是让朝中不少人是赞同北伐的。
之后三日,仗着院长的批条,谢玉躲在总算对自己开禁,真心黄州内书阁处,既是避风头,也是为了收集更多数据。
令谢玉没想到,真正黄州书院内书阁处,不仅有许多商道讯息,比如各地经济作物价格,还是同商的水文资料,虽然这些资料最少都是三年前的了。
三年时间许多事,人和物会变,但天地山河若无强力大多是不会变的。
尤其是一些商船落水的信息,好像让谢玉发现了“宝藏”的感觉。
总之三天时间,勉强让谢玉意犹未尽的扫完这些不公开珍惜资料后,让雮尘珠重新整理了数据档案。
只第四日一大早,院长的小厮来找谢玉时,谢玉明白时间到了,又简单整理一番,想就跟着这小厮上了书院的马车。
马车出发,襄阳附近地图早在谢玉心间,这不是去贾伯府的路线,谢玉出声询问。
从小厮口中知道,是学政那边知会的,让大家先到贡院祭祀过后,再一同去贾伯府赏景做诗。
院长他今日要去见一老友,之后会和大家在贾伯府汇集。
至于窦明他自家有马架,已经先去了,说完这个这小厮,还回头看了眼谢玉,眼神中意思,看看人家,比起蹭车又小气的人……。
谢玉不做理会,闭目养神等待,马车是比牛车快,一个古代这双辕车架的减震系统,基本就是硬桥连接,可说完全没有,靠人硬撑,加上这小厮的驾车技术,也就是谢玉功夫好。
等马车停车,听到小厮说了一声到了后,谢玉若无其事的下车。
正看到身高180,没穿往日锦衣,而是一身基本和自己相同精致版黄州书院甲班学子服的窦明,正和一185身材修长,年约二十三四的男子说话。
窦明看到谢玉走过来,皱下眉头“谢潮江,还不快些过来见过班兄!”
谢玉走进拱手行礼,“小子谢玉,字潮江,见过班兄!”
这人点了头:“为兄班峻,见过学弟,学弟大才,莫要客气,为兄在你这么大年龄,才入读黄州书院,苦读五年才侥幸得中。”
“一晃十余年过去,这庾学政来襄阳主持童试,得巧机缘,才一同前来,只碍于避嫌,才没相见,海涵、海涵。”
谢玉自是还礼,做不敢当状。
然后,从窦明口中知道,这班峻年纪轻轻已经负责部分地方祭礼八品主事,也是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