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猫 作品

第589章 农家(第2页)

  稍有犹豫,许知行回答道:

  “回陛下,我许家自先祖起,便潜心钻研农学,致力于发展农业,造福百姓。”

  听到这里,杨旭脑海中猛地出现百年前一个十分兴盛的学派。

  称之为农家。

  曾和儒,道,阴阳等学家并成为十大学家。

  农家,乃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

  其追尊神农为师,以农为国之本,颇类于今日欧洲之农业主义,影响深远。

  先秦时已有士农工商之说,“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中国历代皆重农轻商。

  在《汉书·艺文志》一书中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若是许知行是农家的后人,自己便是找到宝了。

  诚然杨旭二世为人,脑子里的知识和理论非常丰富。

  但想要将其落实,仍旧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才能实现。

  例如农业增产,虽然杨旭知道不少方法,但是想要推广出去,还需要大量实验数据,因此,便需要一些农业人才来辅助他。

  杨旭连忙问道:

  “你的先祖可是先秦时期的许行,许子!”

  许知行点点头,回道:

  “陛下猜的不错,学生正是农家传人,许子的二十五代传人。”

  许行便是农家的创始人,与孟子是同时代人,他依托远古神农氏之言来宣传其主张,是战国时代农家的代表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许行有弟子数十,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

  他们都没有土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从楚国来到滕国,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得到一块土地、一间房子,以便定居下来从事耕种。

  许行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以至使儒家的门徒陈相及其弟陈辛也抛弃儒家而拜许行为师,也使得孟子对其破口大骂,称其为南蛮舌之人。

  得到肯定的回答,杨旭心情大好。

  自己手下的人才,越来越多了!

  这时,许知行从怀中掏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报告,递给杨旭,一本正经道:

  “陛下,您在一年前在大夏推行占城稻。”

  “学生经过研究,发现了其有杂交的可能,若是能够成功,或许可以是占城稻的产量进一步提高!”

  “您看看,这是学生的测验结果。”

  许知行认真讲解着,杨旭认真听着。

  欧阳悟端正的坐在椅子上,小胖子范同则是抓耳挠腮,左顾右盼。

  至于姬真,依旧是望着一旁,一动不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当许知行给杨旭讲解完后,此时天色已经晚了。

  早已过了晚膳的时间。

  众人肚子难免会有些饥饿。

  但此刻,相较于肚子里的饥饿,杨旭的心情更加兴奋!

  许知行这小子,看起来普普通通,却是一个暗中办大事的人!第九文学网

  不知不觉间,竟是搞出来了杂交水稻的雏形!

  虽然只是一个雏形,但已经够牛逼了。

  日后再加上他的理论指点,说不定真的能够早数百年制造出杂交水稻!

  届时,大夏将会彻底告别饥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