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猫 作品

第559章 朕的态度一向很端正

  早朝。

  今日的早朝格外的特别和隆重。

  所有官员皆是穿戴整齐,早早便来到太极宫,站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表情凝重,无一人言语。

  就连平常喜欢说话的那几位,今日都变得格外安静。

  这便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个早朝。

  过一会,便要到满朝文武跪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便是宣告满朝文武认可新皇,接受新皇。

  到了时辰,在仪仗队的拥簇下,身着龙袍的杨旭缓缓走上龙椅台阶。

  随即,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

  坐上龙椅!

  稳稳坐着!

  不曾有一丝惊慌,亦是不曾有一丝胆怯!

  好似这张龙椅,他已经做了无数边似的!

  待到杨旭环视一周,身旁太监这才唱喏道:

  “新皇开朝,改国号武仁!”

  “满朝文武,觐见!”

  “跪!”

  以姚天际为首的太子党立刻跪下,眨眼间,朝堂上一大半的人便矮下身子。

  剩余的文武见状,也连忙朝杨旭跪拜!

  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旭再次环视一周,点点头,虚扶道:

  “诸位卿家免礼!”

  “谢陛下!”

  这时,太监再次唱喏道:

  “有事奏本,无事退朝!”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随即识趣的选择先默不作声。

  对于杨旭的突然,没有征兆,莫名其妙的登基。

  他们其实能够猜到一些。

  但是就凭借他们,能说些什么?

  许久,无人奏事。

  见状,姚天际,公孙肃等人迅速站出,歌颂杨旭的功绩。

  其余大臣连忙跟风,一同歌颂杨旭。

  可就是有那么一批人,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们也不奏事,也不歌颂杨旭。

  就好似再说,我就站在原地持观望态度。

  确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杨旭敢肯定,满朝文武中,一定还有一些臣子做着美梦。

  幻想有朝一日,夏皇还能够重新掌握皇位。

  这样的话,他们这些不向杨旭示好的臣子,必然会受到夏皇的重视。

  只不过,杨旭今日,便要将他们全部找出来!

  待到众人歌颂完后,杨旭望着太极宫上面挂着的一个灯笼。

  眉头猛地一皱。

  要知道,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杨旭身上。

  他的一举一动,满朝文武看的清楚。

  因此当杨旭眉头皱起之时,无数大臣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莫非,陛下是对他们不满意。

  或者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千万不要将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啊。

  姚天际恰好到处的站出来,询问道:

  “陛下,可是有让您不满意的地方。”

  点点头,杨旭指向灯笼,沉声道:

  “这个灯笼是不是挂歪了?”

  听到这里,众人连忙朝着灯笼看去。

  下一刻,疑惑之声连连响起。

  “这灯笼挂的好好的,哪里歪了?”

  “就是啊,灯笼多板正啊,一点都没歪啊!”

  “陛下看花眼了吧,灯笼没问题啊!”

  “我也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啊,灯笼明明没有歪一点啊!”

  “嗷!!我懂了,灯笼确实歪了,真的歪了!”

  “啊?对对,灯笼就是歪了,歪的也太狠了吧!”

  ......

  不多时之后,整个太极宫都是灯笼歪的声音。

  当然,还是有一些人觉得灯笼没歪。

  这时,公孙肃提议道:

  “诸位,这样吧!”

  “咱们认为灯笼歪的站一边,觉得灯笼没歪的战一边!”

  认为灯笼歪,便是支持杨旭的看法。

  认为灯笼没歪,便是反对杨旭的看法。

  至于谁支持,谁反对。

  就要看接下来的站队了!

  很快,满朝文武就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三拨人马。

  其中一波占据大部分,站在左边。

  其中一波确实只有一小撮,站在右边。

  至于为什么还有一拨人,原来是一些大臣不知道选什么,一脸懵逼和迷茫的站在原地。

  而当这个队伍分开的那一刻,便有一些人将他们的名字全部记录下来。

  支持杨旭的,反对杨旭的,中立的。

  他们今日的态度,便决定他们日后的安排和处境!

  至于他们其中是否有个别怀有阴谋诡计的人。

  杨旭不在意,也没有必要将其揪出来。

  因为是狐狸总会露出来尾巴。

  毕竟,日后众人相处的日子还久呢,是敌人,便总会露出来马脚。

  当然,反对杨旭的大臣中,也可能有诤臣在其中。

  杨旭不是瞎子,诤臣和敌人还是能够分清楚的。

  一个小小的灯笼歪了的问题,便将朝廷局势看的一清二楚,也将敌人朋友大致分清楚。

  随即,杨旭摆摆手,吩咐道:

  “好了,此事便不谈了,后面派人扶正即可。”

  “是。”

  这时,反对群体中走出一位大臣,对杨旭拱拱手,朗声道:

  “陛下,臣有事要问!”

  有事要问,而不是有事要奏!

  很明显,来着不善。

  杨旭瞥了一眼此人,并无太多印象。

  一旁的太监低声解释道:

  “陛下,此人是博陵崔氏的崔长河,崔氏家族嫡系。”

  “前不久,通过崔氏的关系,给予其兵部左侍郎的职位。”

  博陵崔氏!

  对于这个姓氏家族,杨旭有印象。

  历代历朝,总要有一些顶级豪门,被评选为几大姓氏。

  杨旭的舅家便是顶级姓氏,乃是京兆卫氏。

  大夏王朝有八大姓氏,除了博陵崔氏,京兆卫氏,还有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

  这些姓氏家族势力庞大,和各种势力和利益集团牵扯,盘根错节,很难对付!

  而八大姓氏和朝廷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是稳中向好。

  毕竟,想要成为八大姓氏,必然要有皇权的支持。

  同样的,皇帝想要坐稳宝座,自然是不能和八大姓氏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