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才 作品

第191章 不如叫玄天宗(第2页)

  也不是说让你今后喝西北风。

  骝骝,我知道马栏这种行当是禁绝不了的,尤其在港岛。

  但是,第一今后你不能靠拐骗这些手段拉人,第二不能剥削她们,待遇要好,一定让她们有家的感觉。”

  旁边的李梓钰听了差点喷出来,鬼特么有家的感觉。yb3.cc

  只听赵传薪继续说:“我基本已经知道你们的营生了。

  金牙成,我投资给你钱,让你开个海鲜市场。每个月拿五成利润给宗门,剩下五成是你的管理股。

  大口昌,我给你投资,你开饭店,最好能连锁慢慢扩大规模。一样,宗门拿五成,剩下五成是你的管理股,归你所有。

  骝骝,我给你投资,你开戏院,电影院,也是一样。

  ……”

  赵传薪井然有序的一一安排,酒楼、饭店、百货铺子、娱乐场所还有鹿岗镇即将建港口,将活承包出去等等。

  安排完他们,赵传薪又转头对郑国华说:“郑伯,你以后任职白纸扇,宗门每个月给你发薪水,你负责查账收账。精诚,你担任玄天宗法律顾问,一样有薪水可拿。”

  玄天宗,这种听着就很缥缈,很仙儿的宗派,却要法律顾问,简直拉低了格调。

  赵传薪这样想。

  李梓钰赶忙拒绝:“我就不必了吧?”

  “要的要的,你知道的太多了,不拿很难走出去这个门。”

  这听得李梓钰打了个哆嗦,看看焦炭坨坨,他赶忙点头:“拿,必须拿!”

  赵传薪规划的很好。

  可是,大家都没见着钱。

  只需看看他们的神色,赵传薪就明白他们心里的忐忑。

  想了想,他拉过李梓钰小声问:“说实话,你究竟有几成把握说服弥墩?因为我要公开我的身份了,毕竟我现在也是他们的掌门人。”

  略做思考,李梓钰说:“七成把握!”

  赵传薪却是意味深长的笑笑:“如果你说服不了他,我可是要给英国佬在港岛强行换个总督了。”

  “放心放心,我现在有九成把握了。”

  于是,赵传薪清清嗓子:“咳咳,那什么,我其实不叫唐雎。唐雎只是行走江湖的化名。我其实叫——赵传薪!”

  除了大口昌以外,其他人没什么反应,包括郑国华。

  哎呀我擦,老子就这么名声不显吗?

  赵传薪看看面面相觑的众人,刚想开口。

  就听旁边的李梓钰帮忙捧哏了:“赵先生拿钱成立了鹿岗镇慈善会。此外,赵先生还迫使美国人提高了海外华人的待遇。”

  跑步给你点赞!

  赵传薪心说这可真是个人才。

  被李梓钰点拨,众人恍然大悟。

  慈禧妖婆,在这次两岸风灾中拨了10万两白银,其中的三万两,其中3万两由广总督岑春煊拨给港岛,用于赈灾。

  而弥墩收到3万两白银后,不用于救济当前的灾民,而将它作为救济基金,留作以后紧急救济之用,后面也不知道用到了哪里。

  就可见这货,有没有将华人百姓性命当回事了。

  反倒是鹿岗镇慈善会,在两岸,每地花的也远不止是10万两而已。

  鹿岗镇慈善会的财大气粗,令人印象深刻。

  众人这才惊诧莫名。

  原来,赵传薪竟然这般有钱?

  尤其是大口昌。

  他及时跪舔:“赵先生菩萨心肠,真是吾辈楷模!”

  金牙成:“赵先生救苦救难,必有好报!”

  “行了行了,别拍马屁了。”赵传薪说:“要是捐钱你们就拍马屁,我能捐到你们嘴抽筋。给你们投资的都是小钱,知道么?”

  “……”

  李梓钰见事情谈的差不多了,就试探问:“赵先生,你看我,要不这就去找弥墩谈谈?”

  “可以!”赵传薪想了想,又隐晦的提醒他:“不要想着耍花样哦。

  你是懂我的。

  很多时候,我都是为了那口醋,才会包一顿饺子。”

  想想目前港岛的局面,和赵传薪对待洋人的态度。

  李梓钰秒懂。

  “我知道了赵先生。”

  很多人劝赵传薪不要树敌太多。

  实际上,不管他树还是不树,敌人就在那,有增无减。

  因为他是华人!

  李梓钰走了。

  赵传薪说:“好了,赶紧把这两个狗东西的尸体弄出去处理了。

  咱们换个包间,我请客,今天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的赵传薪连一口酒都没喝。

  而且,中途他结完账就走了。

  等他一离开。

  金牙成问郑国华:“郑伯,你认得赵先生么?”

  郑国华拿烟袋锅子敲敲桌面:“叫掌门。”

  “对,对,赵掌门,你以前认得赵掌门?”

  “有过一面之缘。”郑国华想起当时的场面,还挺有意思的。“赵掌门其实未必是个嗜杀之人。”

  金牙成和大口昌无力吐槽。

  大口昌说:“郑伯,你给透个底,赵掌门当真那般有钱吗?”

  郑国华斜眼看他:“有没有钱,难道你不知道?你不是和鹿岗镇慈善会打过交道吗?”

  说的大口昌老脸一红:“我那不是打交道,那是被打脸。”

  “把心放肚子里,赵掌门说了,暂时以我的面包房当办公地点。你们有事来面包房找他。这几天,我给你们算算要用到的资金,算明白了,赵掌门就会出钱。都回去好生琢磨一下。”

  毕竟是老牌江湖,哪怕郑国华现在没有实权,没有兵没有将,公信力却极强。

  有他背书,大家都安心不少。

  骝王又问:“郑伯,赵掌门他会哪个门派的法术呀?我爹快不行了,我想请他看看风水,找个风水宝地安葬。”

  当然,郑国华和赵传薪只见过一面。他知道赵传薪肯定有钱,但对其它的并不了解。

  但是,他还必须强撑着不能露怯。

  就信口开河说:“唔,赵先生是大法师,不是江湖术士。大法师,没有给人看风水,做水陆道场的。你请不动他的。”

  可骝王却深以为然:“是,赵掌门有大本事,非那些神棍可比。”

  大口昌兴奋的说:“这样讲,以后我也是酒楼大老板了,商量事情,在自己家就行。”

  其实这里面除了骝王和死去的袁坨坨,其他人手里都不富裕。

  大口昌请客吃饭都心疼酒钱饭钱。

  想到自己开一家酒楼,能让他兴奋的一宿睡不着觉。

  郑国华却以过来人和生意人的角度说:“你要这么想,酒楼不会开的长远。不管是谁,生意归生意,交情归交情。天天有人去白吃白喝,怎么挣钱?不挣钱,怎么向掌门交代?”

  以前他就是白纸扇,白纸扇又叫“揸数”,就是会计的意思。

  据说自古以来第一任白纸扇是陈近南,就是韦小宝的师父。

  后来他又开了面包房,做洋人生意。

  有经济头脑,做过生意,他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是,是,郑伯以后还要多教我,免得惹赵掌门不高兴。”

  这让郑国华找回了当年的一些感觉。

  对,就是这种尊师重道的味道。

  如此看来,赵传薪参合一脚,也没什么不好的。

  他自矜的点头:“嗯,以后好好做事,多挣钱才是正道。”

  ……

  弥墩以为火烧不到自己头上。

  让这些华人自己折腾去吧。

  他年纪一把,目前还没有妻子。

  但凡总督府设宴会活动,他家里都没有女主人招待客人。

  所以,他能不办宴会就不办。

  本来不办宴会也不是不行,港岛有个港岛会,专门为这类社交而设置。

  可弥墩是犹太人,港岛会不接纳犹太人。

  另外就是,教堂的礼拜日,他身为犹太人,也不允许参加。

  这些事,一直都是心高气傲的弥墩的心结。

  今天就是礼拜日,他在家很想发脾气,可家里只有佣人,对佣人发脾气没卵用。

  正怄气,佣人来报:“总督先生,李警探来了。”

  听说李梓钰来,弥墩的眉头松了一些:“让他到书房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