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平定辽东(第2页)

“这……粮草断绝,还如何可能?眼前田豫和牵招,我军就已经打不过了。”

“这……”公孙康又沉默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阳仪和公孙模正在等公孙康的决断。在公孙康昏迷的时候,两人已经商量好了,就是力劝公孙康投降。如果公孙康仍执迷不悟,两人也只好采取果断措施。因为,两人的家眷都在襄平,不降不行。此刻,公孙模已经下意识地把手放在刀柄上。

良久,公孙康长叹口气:“事已至此,那就降了吧。”

阳仪和公孙模松了口气,大局已定,也只能如此了。

公孙康起床更衣,让将士们卸甲,放下兵器,向田豫和牵招投降。

田豫和牵招接受了公孙军的投降,又率众来到襄平城,与徐盛会面。两军会师,又打了胜仗,襄平城喜气洋洋。当然,失意的人也不少。

田豫、牵招和徐盛商量了一下,按照此前陈炎的交代,由牵招驻守辽东襄平,处理战后之事。田豫带着公孙康及下属,一起先回右北平平刚城,并派人将公孙康一家送到济南来。由牵招从原辽东军士兵中挑选出五千精锐,组建骑兵,襄平兵力保持一万左右,其余一律解散。

徐盛所率海军,需尽快返回东莱,并撤向即墨。在即墨过冬,顺便休整军队,明年春再兵进广陵射阳。北方已定,日后,海军将开始南下作战。

至此,陈炎已名义上占据了整个北方,恢复了汉时的大部分北方领土。只是,与汉巅峰时期相比,匈奴、鲜卑仍占据了一些领土。

……

益州蜀郡成都,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八月中旬

益州是个相对封闭的地方,来了益州后,法正对关中方向的消息很少有了解。说起来,他来益州已有将近十个年头了,真是光阴似箭。

当年,李傕、郭汜执掌长安,关中大乱,无数关中人纷纷从关中南下到益州。他与同郡的孟达结伴而行,来到了成都,投靠了刘璋。

四五年前,益州有一场动乱。一向支持刘璋的巴郡大族赵韪起兵叛乱,曾一度兵进成都。

刘璋依靠其父亲刘焉从关中、南阳收拢的百姓组成的军队,击败了赵韪。在这场战事中,法正和孟达均立了不小的战功。

战后,法正被任命为军议校尉,不过,实际上,他只得到了校尉的俸禄,并没有校尉的兵权。孟达虽驻军在外,有一定的兵权,官职却不大,还不如法正。总之,两人都觉得不如意。

因为没有受到重用,法正与另外一个人走到了一起,即张松。张松倒是深受刘璋重用,得任益州别驾,但他认为,刘璋懦弱无能,很难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下存活下去。早在一个月前,张松就奉刘璋之命离开了成都,去襄阳拜见刘协。

在张松离开成都前,法正与张松聊了一下。两人约定,先去襄阳看一下,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为益州谋个更好的前途,也不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