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oEVE 作品

第388章 议和条件因势定(第2页)

筹码不留到终局,又如何知其作用价值。

这是父亲教的道理,所以宇文氏的一众家眷,至今都还被严密看护在晋阳。

高澄回身坐到案前。

“崔暹,最近怀远有封上书你拿去看看。”

将朱批文书递予韩宝业,继续道:

“他建议在怀、洛两城、

以及毗邻蠕蠕的幽、安二州,

还有接壤吴地的徐、扬、兖、豫四州广设屯田。

此议甚善!

虽然扬、豫二州战事未平,但开春在即,你先拟定出屯田的各项细则,还有核考之规,既要兼顾百姓乡绅之利,亦需统筹国家战需。

对应派遣到各地使者你也要作好部署,尽量正月前拟定方略,好在春耕前施行。”

崔暹已经接过文书粗略阅览,待高澄说完,拱手应诺。

当目光扫至文书后面部分,说得正是御史台如今的纠察弊端。

只言:‘顷者官司纠察,多不审练,乃闻缘浅入深,未有雪大为小,咸以畏避嫌疑,共相残刻......’

神色不由凝重,以往是他掌御史台,如今调职不久,就有这等事.

不由沉声问道:“大将军,这法狱苛察之事又如何?!”

“游道向来如此,有时候确实有些吹毛求疵,这个待我朝邺时亲自处理,到时候你与我同去。”

说罢,高澄抿出一笑,当初杨愔劝他莫用游道为御史中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如今这恰恰是高澄想要的效果。

以往在邺城肃贪招致怨恨,是父亲居中转圜,如今这招恨的对象成了宋游道,这调和的人自然是自己。

这变相的怀柔中继续肃贪正法,也算教众人知晓,这法度不容轻犯,公理不可偏颇。而他高澄,既能持法如山,亦能体察众情,周旋其间。

此时殿外守卫通传:“禀大将军,贞阳侯求见!”

高澄眼神一沉,心里猜出个七八分,随即吩咐:“方才诸事,都抓紧去办,及时回报进展。今日也无旁事儿,都先下去吧。”

待几人相继出殿,高澄起身下阶,看萧渊明进殿,未待对方拜礼已经上前托住。

“贞阳侯亲临,不知是为何事?”

“大将军,某前来仍是想问将军,这两国议和之事儿......”

“贞阳侯且安心。”高澄笑得从容,言语温和。

“澄既已开口,又岂有反悔之理?况且先前已经放了贵国赵伯超南归递书,您又何须担心呢?

只是最近政务缠身,又逢父亲头忌在即,需要应对的事情实在太多,还要去邺城朝拜陛下......”

一边说着,一边引萧渊明到侧殿客榻落座。

萧渊明听其没有松口的意思,只好直问:“某也知道,大将军是在等河南的战事结果......”

高澄并打断他。

“若大将军取胜,又是否还会与我主议和呢?”

“侯景逆党,吾必除之!

但我并非好战之人,两国边境无战,百姓才会得以安居,贞阳侯放心,无论前线战况如何,若梁主心诚,这议和之事也绝无变数。”

但这议和的条件,自当因势而调。既然上庄赢家是他高澄,此番就得开注后再落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