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迫击炮 作品

第三百四十四章 昆山玉碎凤凰叫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文人苏轼的词作,当时的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与友人春日出游,醉酒回归之时遇上风雨,朋友皆觉得狼狈,唯有这位诗词大家泰然处之。

以当时的情景作词一首,抒怀内心想法。

即便遭遇挫折也要不畏惧,不丧失理想的豁达心态。

和这首歌的核心思想对应,歌词引用的这一段,也是整首词想要表达的。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而念白的后半段,畅音阁是紫禁城中专供皇家梨园演出的戏楼,和京剧念白对应。

六百年一粟,沧海一梦,王朝兴衰的历史回响与现代唱词的对话,也是这首歌整体架构的精妙之处。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快五十岁了,所以念白为老生唱腔,在和声吟唱中,最后戏曲擞音展现激昂的情绪张力。

没等听众从这段惊艳四座的表演中回过神来。

第二段副歌响起。

不再是弱混的唱法,真声强音的释放,清亮的嗓音迸发而出的力量,便如破土而出的春芽,即便头顶压着一块顽石,也要钻破这石头,迎接阳光和雨露。

那声音中蕴含的澎湃生命力,让此刻聆听的观众握紧了拳头,情绪随着歌声起伏着。

……

“光亮你自己,啊~”

结尾的吟唱升c5的高音如破云之光,挣脱调性的束缚,正如歌词中的一线生机显露,一切都有了鲜明的色彩。

前一秒还沉浸在这天籁声线中,后一秒,绝美的戏腔来袭。

“莫听穿林打叶声”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歌曲中引用了诗词的缘故,杨妈在这一刻猛然想起了这首唐代诗人李贺的诗作。

这首《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用来形容当时的一位叫李凭的梨园艺人的高超音乐技艺。

乐声清脆得就像昆仑山的美玉被击碎,凤凰在鸣叫;时而又像芙蓉在露水中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虽然赞美的是吹奏乐器的声音,但此刻用在这里好像也一点都不违和。

每个人对歌曲的喜好虽然不一样,戏曲在现代更是沦为小众里面的小众,但大众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是不变的。

台上之人的戏腔圆润饱满,每个字都带着婉转的质感,韵律、意境、色彩,直入天境,美到让人心颤。

“……”

“无论目的,最无畏的你;”

“不问宿命,最无畏的你。”

歌曲最后,是唱词中带着吟唱结束,同时停下的还有钢琴声。

啪啪啪啪!

掌声中包含着现场观众难以言喻的激动,十指从琴键上收回,陆清风起身冲台下鞠躬感谢。

随着最后的舞台结束,他心里就像高考最后一门考试完结的感觉。

终于结束了!

总了一口气,起身的时候,面具下的面庞露出轻松的笑容,狭长的狐狸眼微微眯着,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