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从东阳湖回到松阳县的宅子时已经是亥时三刻了,毕竟古代没什么太多娱乐活动,往常这个时候的江孜都准备洗漱上床睡觉了,今天玩了一整天,这会回来还精神得很。
“要不我让他们用龙泉水给你煮碗银耳羹?放些莲子红枣。“傅怀瑾提议:“龙泉水清甜,煮的银耳羹味道极好的。”
“要。”江孜立刻点头,虽然她今天吃了许多东西,这肚子是真的没空过,但是这会腾出点空间再来一碗银耳羹也不是不行的。
两人都不着急睡觉,就在院子里摆上两张躺椅,仰躺着看着满天繁星,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明天歇一天,咱们就往常山镇和清川县的方向去看看。”傅怀瑾同江孜说起这两处地方:“我对那边不太熟,但是听说青川县的油渣面味道很不错。”
“油渣面?”江孜歪头:“我以前做过,熬好的猪油渣加些青菜蘑菇榨菜丝,舀些辣椒油拌着吃,很香。”
“你做的是拌面,那边的做的是汤面,我倒是没吃过。”傅怀瑾笑着:“都说不错,应该就不会差到哪里了。”
真要说起来,他们这一路都是吃吃喝喝的,江孜都怕自己回家的时候胖了一圈。
可真让她少吃些她还真不情愿,人生苦短,能享受的时候肯定是要多多享受的。
不过半刻钟,红枣莲子银耳羹便端了出来,小小一碗并不算太多,还冒着浅浅的热气。
"“其实银耳羹冰镇以后会更好吃。”江孜端起一碗,用勺子轻轻搅拌着。
“女孩子还是少吃些凉的东西,寒气重,对身子不好。”傅怀瑾和江母同样的说辞,江孜只撇撇嘴,低头将银耳羹吹凉了些才尝了两口。"
朵朵雪白的银耳晶莹剔透,胶质满满,入口润滑,那银耳几乎要融入汤汁之中,吃起来软糯浓稠,莲子没有去掉莲心,吃起来粉糯微苦又带着淡淡的清甜,粒粒饱满的红枣自带香甜。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用了龙泉水煮出来的银耳羹更加好喝了。
江孜把一碗银耳羹喝得干干净净。
喝完银耳羹,傅怀瑾又操心的叫江孜起来散步消食,两人就提着个小灯笼,绕着宅院长廊慢吞吞的走着,松阳县的这处宅子比不上常平镇宅子那么大,常平镇的前院是私塾,后院是私人住所,面积自然是大些,但是院落精巧程度是比不上松阳县的,月光下漫步好似氛围都与平日里不一样,只是两人真的就是非常单纯的散步,几乎快到午夜时分了才各自去洗漱休息。
第二天起得比较晚,傅怀瑾有事去书斋了,只剩下江孜一个人,早膳准备的是红豆小米粥和酸黄瓜,粥喝着十分清甜,问了才知道是早上特地去龙泉山脚下接得龙泉水,就因为江孜昨晚喝银耳羹时夸了一句龙泉水煮粥肯定清甜好喝。
只能说傅家的下人十分敬业。
等江孜吃完早膳,傅怀瑾还没回来,十月里的太阳不算太烈,江孜干脆叫人搬了躺椅在树下,沏了一壶荷叶茶,就在那悠闲的看着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