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今天是中元节,江母昨儿就让江孜去买了一只鸭回来,早早就收拾干净吊在了水缸里。

中元节得吃鸭子,鸭谐音压,寓意压住鬼魂,且老人常说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还有去世得祖先亲人若是想要度过奈何桥回家,也得要鸭子载着他们,于是活着的人就要送些鸭子下去,久而久之得就形成了传统,一到中元节,饭桌上就必然得有一道鸭子做成得菜。

江孜打算炖个鸭汤,算是药膳得做法,里面加些枸杞子、莲子、芡实、慧米、绿豆等食材药材,可以起到清热滋阴的功效,如今天热,喝着鸭汤就正正好。

鸭汤要炖上个把时辰,江孜便去做小馄饨和饺饼筒,这两样吃食也是中元节必吃的。

馄饨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馅料选的是鱼肉,放得极少,只有拇指那么点儿,一碗鸡汤里的小馄饨其实没多少,只是浅浅的尝一些罢了。

至于饺饼筒,做时要先将馅备好了放在一边备用,江孜准备了猪肉馅,煎得金黄的鸡蛋丝、炸得酥脆的豆腐皮、刚发好的黄豆芽。

接着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面粉糊成一张薄薄圆形的皮,最后将食材按顺序裹在饼皮里。

这饺饼筒不能裹得太“胖”,也不能裹得太“瘦”,否则就不好看了,包好的饺饼筒还要煎一煎,一直要煎到外表皮呈金黄色并油光发亮,这般饺饼筒便算是做好了。

除了这几样必须要做来吃的吃食,江孜另外又炒了两样素青菜——中元节祭拜已故的亲人,吃食上自然得要清淡些才好。

午饭时,饭桌上摆了五副碗筷,空着的座位摆在江母左侧,而左侧便坐着江谌——这是江家的习惯,这几年的中元节总是会多摆上一副碗筷,让江阳也能回家吃顿热乎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