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第2页)

“郑氏造纸坊即便在夏季,也需要三日时间进行干燥,而我们可以将干燥时间缩短至六个时辰,而且场地利用率更高,而且不受天气影响。”

“所以从竹料发酵、打浆、抄纸到纸张干燥,我们整个造纸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比郑氏造纸坊的效率要高,而且技术更加先进。”

于益不由惊讶道:“许公子的头脑真是令人震惊。”

苏云章眉梢微扬,“我们看的倒是天花乱坠,不知道你们造出来的纸张质量如何,造纸最终看的还是质量。”

许闲直奔库房而去,“走,我带你们去看看永兴造纸坊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究竟如何。”

随后众人直奔库房而去。

库房。

纸张清香味飘荡在库房中的每一个角落。

桌案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纸张。

苏云章走到桌案前拿起竹纸细细观看。

因为他在皇宫,每日都跟纸张打交道,所以对纸张质量辩解还是有信心的。

竹纸的厚度、重量、韧性、强度、吸水性、润墨性、表面平滑度等等,都是检查一张竹纸质量好坏的关键。

这也是开封郑氏能在造纸术上无出其右的重要原因。

他们造纸术中的每一项工艺都是顶尖的。

苏云章拿起一张普通用纸,眉梢微扬,赞叹道:“不错不错,看来许小子还真没有糊弄我们,这永兴造纸坊生产竹纸的质量确实经得起检验。”

于益附和道:“是啊,这奏本竹纸薄如蝉翼,透光可见竹帘纹理,典籍用纸厚度也适中,纸张整体张力很强,即便折叠也没有开裂现象。”

苏禹放下笔墨,同样非常满意,“墨色不洇,且不滞笔,润墨性很好,没有任何晕染的痕迹,而且纸张平滑没有波浪纹。”